蒋春霖
【解析】 “地僻轻锋镝”,意指诗人居处偏僻,不受战乱影响;“人闲逐绮罗”,意指诗人闲暇无事,喜欢追求声色享乐。此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 “粗豪山北酒,宛转竹西歌。”这两句的意思是:粗豪的酒来自北方,歌声婉约如在竹西。“粗豪”意为豪放、不拘小节,“宛转”为委婉曲折,“竹西”是地名。此两句描写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爱好。 “孤影仍哀雁,新妆忽翠娥。”意思是说:孤单的身影仍然像哀伤的鸿雁
东台杂诗 闲居无不适,扶杖过东篱。野水少人渡,归云与我期。燕迟秋社约,梅养岁寒姿。嗟尔门前柳,青青复几时。 译文: 我闲居无事,无所不适,于是拄着拐杖走过了东边的篱笆。溪流边很少有人行走,只有我独自渡过这条小河。天空中的云彩似乎在等待我归来,给我一种期待的感觉。秋天的燕子在约定的时间会回来,而冬天的梅花则展现出它的坚韧与优雅。然而,我不禁感叹,门前那棵杨柳树,它青青的样子还能持续多久呢?
东台杂诗 感受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交织之苦楚 1. 患至群忧馑 - 社会动荡引发粮食短缺,民众生活困苦 - 官府措施应对饥荒,但效果有限 2. 师行急峙粮 - 行军途中紧急筹集粮草,困难重重 - 军队行动受阻,影响战事进展 3. 黄金随土贱 - 金贵如土,物价飞涨,百姓生活艰难 - 经济崩溃,财富迅速贬值 4. 红粟带沙量 - 粮食短缺严重,红粟成为珍贵资源 - 人们为生存挣扎
郁勃祢衡鼓,单寒季子裘。 东台杂诗是诗人自号的别称,此诗应是他晚年的作品,写他晚年的生活。 郁勃:指郁郁不得志。祢衡:东汉文学家、音乐家和政论家。字正平,平原般郡临邑人,建安时为曹操所杀。《三国志》说他“少以才学知名,而登龙大志遂不申”。后因作《渔阳掺》,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句,故后人又称他为祢士可(见《晋书•文苑传》)。鼓:古代击乐器,如鼓瑟等。 单寒:孤单冷清。 杜门:闭门
注释 - "东台杂诗":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东台(一个古代地名或地区)所作的一组诗歌。 - "楼船临北郭":描述一座楼船上的士兵靠近北城墙。 - "元武凿池宽":元武可能指皇帝,这里可能是说皇帝命令开凿水池,使水面变宽。 - "竞渡原儿戏":在比赛的河流中进行儿童游戏。 - "凭河亦壮观":站在河边观看也是一番壮观的景象。 - "鱼龙惊沸水":比喻战马奔腾激起水花如同鱼龙受惊。 -
东台杂诗 世法参新谛,人情贱旧恩。 燕巢欣去幕,雀网静当门。 往日朱楼宴,春风绣盖屯。 只今花寂寞,来伴月黄昏。 注释: 世法:世间的法律或规则 新谛:新的真理或理解 人情:人的情意或感情 旧恩:过去的恩情或恩惠 燕巢:燕子筑巢 春去幕:春季过去,幕布被收起 雀网:鸟巢的网 静当门:安静地站在门口 昔日:过去的岁月 朱楼宴:豪华的宴会厅 绣盖:华丽的车子 只今:如今的时节 花寂寞
【注释】 1.郭:外城。 2.湾:弯曲,曲折。 3.西风:秋风。古渡:老码头。 4.芦荻(dí):芦苇。萧萧:形容风吹声。 5.鸿雁多如此:大雁多像这样,比喻孤高自傲的人。 6.沙鸥不可招:沙鸥不可招来,比喻不慕名利、清高自洁的人。 7.秋心:秋天的情怀。 8.芦荻:芦苇。 9.相对:互相对着。 10.益:越发。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的七言绝句
【注释】 东台:指江苏南通,古称东台。 议战:议论战事。筹策:计策。 储糈(xī):储备粮食,糈为古代祭祀时用的精米。几(jī):几年。 闾阎(lǘ yán):里巷之间。间架税:房屋税。商旅:商人和旅行者。算缗钱:计算征收的赋税钱。 泽国之民:在湖沼之地的人。泽国:湖沼之国,泛指水乡。 寒沙:沙漠或荒凉之地。 羡馀:多余之财。 辛苦报皇天:用勤劳来回报皇天或上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
东台杂诗 道路犹荒梗,乾坤此寓居。 馀生依药饵,左计误樵渔。 色动论兵会,忧来讲易初。 凄凉茂陵住,有赋愧相如。 【注释】 (1)“道”:指仕途之路。 (2)“乾坤”:天地之间。喻指社会国家。 (3)“寓居”:寄居,居住。 (4)“余生”:剩余的岁月。 (5)“药饵”:指服用的药物。 (6)“左计”:指错误的打算。 (7)“色动”:形势变化。 (8)“讲易”:谈论《周易》。 (9)“茂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注意从诗中提炼要点,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作答。“隔溪人种菊”,诗人遥想隔溪人家在秋天种植菊花的情景。这一句点出了时令、地点和人物,交代了时间、空间和主人公的身份,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篱外好秋光”,篱笆外面,秋光无限美好。这句是诗人所见之景,也是他心中所感。“买艇载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