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
春雨 春雨无时歇,蓬门只自开。 溪声喧野雾,城影动江雷。 蚁穴空庭树,蜗缘小径苔。 长安消息断,乾鹊尔何来。 译文: 春雨绵绵,没有停歇,我的蓬门自己敞开了。 溪流的声音喧嚣着野中的雾气,城市的轮廓在江面上的雷声中颤动。 蚂蚁在庭院里挖洞,蜗牛在小路上爬满了青苔。 长安的消息断了,干鹊何时归来? 注释: 1. 春雨无时歇 - "无时"指的是"无论何时"的意思,表示春雨持续不断地下
【注释】 春日:春天的景色。絮纷,花絮纷纷飘落的样子。底,原因。渐衰:渐渐凋谢。宜散地:适宜散播的地方。多感避欢场:许多情感都避开了欢乐的场所。搴珠箔:拨开珠帘,指女子在闺中思念男子。愁波:像忧愁的波涛一般涌起。挹玉浆:用玉制的酒器斟酒,泛指饮酒。将雏:将要孵出小鸟。余一燕:剩下一只燕子,即比喻孤独一人。寂寞住雕梁:独自栖息在雕饰华美的屋梁上。 【赏析】 这是描写春景和抒发离情的作品
【注释】 南山:即终南山,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乡。 佃:租种土地。 风雨破篱侵:指天气不好时风雨打在菜园篱笆上的声音。 聊有闭门乐:意思是说虽然门内有人,但自己可以自得其乐。 抱瓮心:抱着瓮,是形容农民勤劳朴实的心态。 故人:朋友。 村味:乡村风味。 杜陵:杜甫的墓地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因此后人称那里的人为杜陵人。 【译文】 终南山下,我宁愿租地种菜,风雨来时,打乱了菜园篱笆的秩序。
崇鹤山自袁浦来索饷三首 异县民椎鲁,穷荒贼弃捐。 不闻卑湿地,犹有羡馀钱。 上户收荍种,商人卖苇田。 小东诗不赋,知有大夫贤。 注释与赏析: 崇鹤山: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因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此隐居而得名。袁浦:即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地处赣西,是古代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三首:指这首诗共三首。 异县民椎鲁,穷荒贼弃捐。 异县民:指来自其他县的贫苦百姓。椎鲁:形容粗拙、笨拙。穷荒
【注释】 霰雪:指冬天的雪花。 已久:很久了。 山茶:一种植物,其花红色鲜艳,故称。 破寒:打破寒冷。 惊众眼:使众人惊讶。 与世:跟世间、人世。 抱冬心:怀抱冬日之心,指冬天的严寒。 柯叶:树枝上的叶子。改色:改变颜色。 朱颜:红润的脸色。良可:很值得。胜簪:可以插在发髻上。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以山茶花为咏物对象,通过对它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注释】 种树:植于庭中,以作纪念。 长养待春晖(春晖:春天的阳光。):生长得旺盛。 他年尽百围:以后树木长得又高又大(百围:一围为一丈,一百围合为一丈。)。 疏行容远岫(疏行:稀疏的树枝):稀疏的树枝,能容得下远方的高耸山峰。 密意护柴扉(密意:密集的心意):密集的心意来保护柴门。 众鸟欣所托:众鸟都喜欢这里作为它们的巢穴。 暮鸦寒未归: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还没有回来。 枌榆(fuyú):地名
崇鹤山自袁浦来索饷三首 与子别未久,荒芦吹晚花。 布帆下寒浦,客鬓惜苍华。 闲佩横磨剑,愁听清夜笳。 时危勤远略,无事怅天涯。 注释:与儿子分别的时间不长,就听到了风吹着芦苇发出的沙沙声,那是荒芦在晚上的风中摇曳的声音。 乘船的帆布下到了寒冷的河边,看到自己那因旅途劳顿而略显灰白的头发,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哀伤。 闲暇之余佩带着的宝剑,在夜晚寂静的空气中响起了清脆的声响,让人心生忧愁。
崇鹤山自袁浦来索饷三首 久客西风冷,到门寒水深。 河梁重携手,霜雪与论心。 老鹘盘秋势,僵猿抱树吟。 平生萧瑟意,飞动为知音。 注释:这首诗是杜甫在崇鹤山自袁浦来索饷时所写。首联“久客西风冷,到门寒水深”写出了诗人因长期漂泊在外,被西风吹得寒冷,刚到门口,便感受到深深的冬意,寒气逼人。颔联“河梁重携手,霜雪与论心”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再次相聚的喜悦和感慨人生如梦的悲凉。颈联“老鹘盘秋势
东台杂诗 水积湖阴重,田硗卤气兼。小滩明蛎粉,唐肆侈鱼盐。避地民知俭,矜时吏学廉。希文有遗泽,尸祝在茅檐。 译文: 湖水积聚在湖的北岸显得沉重,田地贫瘠且盐碱味浓。小河滩边,可以看到被晒干的蚝粉,而市场上则充斥着丰富的鱼和盐。为了躲避战乱,百姓懂得节俭,官员们也保持清廉。希望像文天祥这样的贤臣继续留下他的恩泽,让祭祀活动可以在简陋的茅屋前进行。 注释: - 水积湖阴重
【注释】 大有衣裳会:唐代的“安史之乱”时,唐肃宗曾派张巡等守睢阳。当时,叛军包围了睢阳,城中粮尽援绝,百姓饿死者极多,于是张巡在城上作《正气歌》,鼓舞将士坚守城池。这里借指战乱时期。 俄传草木兵:不久,叛军又以草人、木偶之类作为攻城的武器。 荒城:指被叛军占领的城市。 空皮骨:形容老百姓饿得皮包骨头。 一死生:生死关头,生死攸关。 时清:指天下太平。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