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小水为郭,溪湾树作桥。
西风吹古渡,江夜长寒潮。
鸿雁多如此,沙鸥不可招。
秋心与芦荻,相对益萧萧。
【注释】
1.郭:外城。
2.湾:弯曲,曲折。
3.西风:秋风。古渡:老码头。
4.芦荻(dí):芦苇。萧萧:形容风吹声。
5.鸿雁多如此:大雁多像这样,比喻孤高自傲的人。
6.沙鸥不可招:沙鸥不可招来,比喻不慕名利、清高自洁的人。
7.秋心:秋天的情怀。
8.芦荻:芦苇。
9.相对:互相对着。
10.益:越发。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东台一带的山水风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首句“县小水为郭,溪湾树作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小县城里的水流形成了一道护城河,河边的树木就像一座座天然的桥梁。这里的“郭”指的是城墙,而“溪湾”则是指河流的转弯处。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使人仿佛能够看到那清澈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宁静的小城。
第二句“西风吹古渡,江夜长寒潮”,则是对秋夜景象的描写。西风吹拂着古老的渡口,江水在寒冷的夜晚里泛着寒光,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这里的“寒潮”指的是江水因寒冷而结冰的现象。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冷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鸿雁多如此,沙鸥不可招”,则是对大雁的赞美。作者认为,鸿雁这种鸟类大都像他一样高远独立,不愿被世俗所束缚。而沙鸥则不同,它们虽然自由自在,但往往被人们招引而来,无法真正地享受自由的生活。这里的“沙鸥不可招”既表达了诗人对沙鸥的羡慕之情,也体现了他追求自由、不被羁绊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秋心与芦荻,相对益萧萧”,则是对秋意的抒发。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秋日的景致相融合,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寞而又坚韧的情感。这里的“秋心”指的是诗人的内心情感,而“芦荻”则是秋天特有的植物,二者相映成趣,更显得萧瑟而深沉。最后一句“益:越发。萧萧:形容风吹声”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以“秋心”和“芦荻”作为主体,通过对它们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从最初的孤独到后来的坚韧,再到最后的深沉与萧瑟。这种情感的转变,既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一个追求自由、不被羁绊的诗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