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建都开洛汭:建都,即建立都城;开洛汭,指的是在洛汭这个地方建立都城。洛汭,是古代洛阳附近的一个地名。 - 中地乃城阳:中地,指中部地区;城阳,可能是指建造了一座新城阳。这里的“城”和“阳”可能指的是具体的地点或建筑。 - 纵横肆八达:纵横,表示四面八方都有道路相通;肆,有扩展、广泛的意思;八达,意为八条大道都通向这个地点。 - 左右辟康妆:左右,表示东边和西边
【注释】 长城:指秦、汉、明等历代所修筑的边防长城。飞雪:大雪纷纷降落。边关:指长城沿线的边地要塞。籁(lài):风声。树冷:指树荫下没有行人。恒少:指月亮明亮。山雾:指雾气笼罩着高山上的树木。日偏沈:指太阳偏西。南归雁:即“鸿雁”,这里泛指北来南去的大雁。胡笳音:古时北方游牧民族乐器,这里指胡人的悲鸣。 【赏析】 此诗写边塞的严寒和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首联写雪景
阳光初升,照耀着洛阳的大道。 雾气缭绕,仿佛城楼正在缓缓开启。 清晨的鸟啼声划破了宁静,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美丽的女子们在南边的小巷里漫步,她们的香气随风飘荡。 而我只能感叹,那河边的草儿,虽然默默无闻,却也有自己的生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洛阳早晨的美丽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光、雾、鸟、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洛阳这座城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紫骝马二首 其二 注释:蹀躞:马的步法,指骑马奔驰。 照耀:形容色彩鲜明。 黄龙:指黄河。 玄菟:古郡名,在今河北省。 垂鞬:放下弓箭。 细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杨尘:指尘土飞扬。 红脸桃花色:形容女子面颊如桃花般艳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紫骝马奔腾驰骋的画面,充满了豪迈和英勇的气息。诗中通过紫骝马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它奔跑的速度和力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同时
【注释】 长条:指杨柳。复绿:又变绿了。垂丝:指柳条下垂的细枝。繁:多,密。幽人:隐士。径:小路。步:行走。将军屯:指军营。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都是写军中的景象。聊:姑且。中园:指家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作品。诗中的“长条”,是杨柳的别称,这里借指柳树。“黄复绿”,是说柳条由枯黄而转成碧绿。这两句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垂丝密且繁”,是说柳条垂得很多,而且很茂密
洛阳道五首 其四 百尺瞰金埒,九衢通玉堂。 柳化尘里暗,槐色露中光。 游侠幽并客,当垆京兆妆。 向夕风烟晚,金羁满洛阳。 注释: 百尺瞰金埒:俯瞰着百尺高的金栏杆。 九衢:指京城的主要街道,即大道。 柳化:柳树在尘土中变得暗淡无光。 槐色:槐树在露水中显现出光亮。 游侠幽并客:指的是那些生活在北方的游侠和幽州、并州的客人。 当垆:古代一种酒店,以酒为业的商人在店门前架起炉灶烧酒卖。 金羁
【注释】陇头水:陇山之水,指黄河。陇:今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一带的山区,古代为边地。飞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汉处:指汉朝时这里地势低洼,多积水的地方。扬沙暗:风沙漫天,天色昏暗。燥叶轻:树叶因缺水而枯落。冰易厚:河面结冰较厚。寒深溜转清:寒冷使水流变得清澈。幽咽动边情:边塞的哀愁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边地荒凉景色和征人思乡之情的诗。 首句写征人远涉陇山之畔
【注释】 雉子斑:野鸡,即雉。 四野秋原暗,十步啄方前:野鸡四处觅食,在秋天的原野上飞翔,其姿态犹如人行走的仪态,从容自如。 雊声风处远,翅影云间连:雌雉的叫声在风中传得很远,雄雉的身影在云朵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箭射妖姬笑,裘值盛明然:雄雉为了保护领地,会用箭射击那些侵犯者,并让被射中的鸟儿穿上漂亮的皮毛来炫耀。 已足南皮赏,复会北宫篇:雄雉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赞美和欣赏
折杨柳二首 其一 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 入楼含粉色,依风杂管声。 武昌识新种,官渡有残生。 还将出塞曲,仍共胡笳鸣。 译文:春天的杨柳随风摇曳,引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我在妓院中多次看到她,她的美颜让我陶醉。我登上高楼,看着那美丽的容颜,心中充满了爱意。我听着柳树的歌声,仿佛看到了远方的情人。我在武昌发现了一种新的柳树品种,它在官渡留下了痕迹。我还在唱着出塞曲,与胡人的笛声一起演奏。 赏析
《陇头水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此诗以描绘陇山边塞的风物为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高陇多悲风,寒声起夜丛:描述了陇头地势高峻,夜晚时分风吹草动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悲伤。 2. 禽飞暗识路,鸟转逐征蓬:鸟儿在夜间飞行,依靠星光辨认道路;鸟类追随飘动的蓬草,暗示着旅途的艰辛。 3. 落叶时惊沬,移沙屡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