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
【注解】: 三江:泛指长江。俦侣:伴侣、同伴。结俦侣:结为同游的伙伴。三江结俦侣,万里不辞遥:与三江结下朋友,远行万里不辞遥远。 恒随:永远跟着。鹢(yì)首舫:船身像鹢鸟那样的长头形。鹢,大雁。恒随鹢首舫,屡逐鸡鸣潮:总是跟随长头形的船,追随晨鸡叫起的潮水。屡逐鸡鸣潮:屡次追随晨鸡叫起的潮水,形容顺从时令。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雅,充满了诗意与画意。下面是对各句的逐层解读: 1. 前有一樽酒行 - “樽”是古代的一种酒器,“一樽”即指一樽好酒。这句话意味着在前方有一瓶美酒等待着人们去享用。 2. 殿高丝吹满 - “殿高”指的是高大的建筑,“丝”指的是细长的丝线,“吹满”则表示这些丝线被风吹得飘扬起来。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建筑场景,风中的丝线仿佛在跳动、飘扬。 3. 日落绮罗鲜 -
舞媚娘三首 其二 淇水变新台,春垆当夏开。 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 注释: 1. 淇水变新台:淇水(一条河流)变作了一座新的高台。 2. 春垆当夏开:春天的垆台到了夏天依然开放。 3. 玉面含羞出:女子的脸庞如同美玉般羞涩地露出。 4. 金鞍排夜来:骑着装饰有金鞍的马在夜晚奔驰。 赏析: 这首《舞媚娘三首 其二》是南北朝陈叔宝的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春天垆台和夏日开放的情境下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桂花盛开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桂钩影,桂枝开。 注释:桂树枝条的影子,就像弯曲的钩子。桂枝(即桂花)盛开了。 2. 紫绮袖,逐风回。 注释:紫色的衣袖随风飘动。这句描绘了桂花随风飘舞的情景。 3. 日明珠,色偏亮。 注释:像太阳一样的明亮光芒。这句描绘了阳光下,桂花的美丽。 4. 叶尽衫,香更来。 注释:桂花叶子落完了,香气更加浓郁
【注释】紫骝马:骏马。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嫖姚:指汉武帝时大将李广,以勇猛善战著称。紫塞:指北方边关地区。蹀躞:马行貌,引申为奔驰。红尘飞:指尘土飞扬。玉珂:玉制的马衔。鸣:响。广路:宽阔的路。金络:马络头。耀:光彩夺目。盖转时移影,香动屡惊衣:马儿奔驰,使周围景物不断移动,香气四溢,使人频频感到衣被微颤。禁门:宫门。连骑:骑马并行的伙伴。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骏马驰骋的诗
【诗句释义】 征马入他乡,山花此夜光。 离群嘶向影,因风屡动香。 月色含城暗,秋声杂塞长。 何以酬天子,马革报疆场。 【译文】 征马进入他乡,山花在今夜绽放。 离群的马匹嘶叫,影子中仿佛听到了它的叫声。 风吹过,马身上散发出阵阵香气。 月光映照在城墙上一片昏暗,秋风带着落叶的声音从边塞传来。 我该如何报答天子的恩情呢?用我的马皮来报答边疆的征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征人思乡之情的诗
【注释】 春江:指春天的江河。三洲: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聊:姑且。细草:嫩绿的草木。长洲:古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长江北岸。沙汀:水中沙滩上的沙石。起伏:高低不平。画舸:彩绘的船,泛指游船。淹留:长时间停留。 【译文】 春天的江上,我姑且放眼远眺,只看到了青青的草丛覆盖着江边的长洲。 江边沙滩时隐时现,不时可以看见画舸停泊,留下长长的影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三洲”起兴,点明地点
【注释】 舞媚娘三首:唐代李益的组诗。共三首,每首都用“舞媚娘”作为篇名。这是第三首。春日好风光,寻观向市傍。转身移佩响,牵袖起衣香。 译文:春天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于是去市场边欣赏。转身间佩带发出声响,衣袖被拉起散发出香气。 赏析:这首诗以春日游赏为主题,描写了一位美丽女子在明媚春光中漫步的情景。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位女子的美丽与优雅,以及她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诗中的关键词“春日”
【注释】 洛阳道:即洛阳路。五首:指五首诗。喧哗照邑里:喧嚷的喧闹声映照着城里。遨游:漫游。洛京,洛阳。霜枝:经霜的树枝。嫩柳:新长的柳条。水堑:护城河。薄苔:浅绿的苔藓。停鞭:停下马缰。回去影:回望影子。驻轴:停止车轴转动。敞前甍(méng):打开车前门。经相识:已经认识。城下:城下的人。屡逢迎:多次遇到。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只重未知名:只是知道名字而不认识本人。 【赏析】 《洛阳道》共五首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建都开洛汭:建都,即建立都城;开洛汭,指的是在洛汭这个地方建立都城。洛汭,是古代洛阳附近的一个地名。 - 中地乃城阳:中地,指中部地区;城阳,可能是指建造了一座新城阳。这里的“城”和“阳”可能指的是具体的地点或建筑。 - 纵横肆八达:纵横,表示四面八方都有道路相通;肆,有扩展、广泛的意思;八达,意为八条大道都通向这个地点。 - 左右辟康妆:左右,表示东边和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