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这首诗出自唐代李益的《听邻家吹管》。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听老者理琵琶 - “听”是动词,表示“聆听”,“老者”指的是年纪较大的人。“理”是弹奏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我正在聆听一位年长者弹奏琵琶。 2. 老来弦索久相违 - “老来”指的是年纪大了之后,“弦索”指的是琵琶上的弦。“久相违”表示很长时间没有弹过琵琶了。整句话的意思是:由于年纪大了,很久没有弹过琵琶了。 3.
注释: 南北云山赋远游:形容杨宪府孟载四处奔波,为官四方。 白头终老晋阳秋:指在晋阳度过晚年。晋阳是今山西太原。 千篇留得平生稿:表示他的诗文才华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半似苏州半郢州:指他的诗文风格有如苏州的园林、郢州的风韵。苏州和郢州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著名的地名,分别代表了江南水乡的柔美和楚国文化的豪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对杨宪府孟载的赞誉之词
注释: 客路:旅途。 寻常:普通,平常。 倍:加倍。 一封书到:收到一封信。 千山暮:黄昏时,千山皆为暮色所遮。 正是思君独坐时:此时正独自坐着思念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写给朋友的。诗中的“客路”指旅途,而“寻常怨别离”则表达了离别之苦,这种痛苦在秋天这个容易引发感伤的季节里更是加倍了。诗人用“一封书到千山暮”来形容书信到达的时间,暗示着与友人之间的距离遥远
【注释】: 杨宪府:即杨宪,字孟载,唐时为谏议大夫。 童乌:指小儿子。 《太玄》:古代的哲学著作。《太玄》一书是西汉扬雄所撰。扬雄认为此书深奥难解,所以称《太玄》。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首联“恨不寻君未死前,须臾一别便千年”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杨宪夫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第二句中的“未死前”暗示了夫妻二人的生死与共,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绝句 昨日别离征西幕,神闲务亦悠闲。 此中高卧胜东山,何必再游? 注释: - 昨日:昨天 - 离别:离开 - 征西幕:指征西将军或幕府 - 神闲:精神悠闲,心境宁静 - 务亦闲:事务也闲适 - 此中:此处 - 可:可以 - 高卧:安静地躺着休息 - 何必:为什么 - 是东山:是指隐退后的东山(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观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刺史放衙早”:这里的“刺史”指的是地方官员。在古代,官员们通常有一个固定的办公时间,称为“衙前”。到了这个时间,他们就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休息了。而“放衙早”就是表示官员们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就结束了日常工作。 - “轻舟泛碧池”:这里的“轻舟”指的是一只小船,用来在水上漂浮。而“泛碧池”则表示这只小船在绿色的池塘上行驶。 - “只应官事了,来写放生碑”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游仙顶》是元代诗人张羽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偶逐微官去:偶尔因为微小的官职被派遣,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 - 暂掩林中宅:暂时隐藏在森林中的家中。 - 手种茱萸树:亲手种下了茱萸树,期待它在归时能够长得很高。 张羽在《游仙顶》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注释】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游仙顶:山居七咏,指《山居秋暝》、《竹里馆》等七首诗。题画:给画像写上诗句或字句。送周伯阳:送周伯阳(不详),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游仙顶:指游仙峰,在江西鹰潭市西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了一副空谷无人,白杨萧萧的画面。全诗没有直接抒情,而是用环境烘托,使感情含蓄地流露出来。 “空林无人行,下有百年墓。”这两句是说:树林里没有人行走
【注释】 六一泉:指欧阳修所筑的醉翁亭。 醉翁去已久,废寺泉流圃。 醉翁:指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喜爱山水,曾筑亭于滁州城东门外的山麓,名“醉翁亭”。 废寺:指废弃的寺庙。 圃:花园。 朝来春雨深,照见山鸡舞。 朝来:早晨。 春雨:春天降下的雨。 山鸡:一种野鸡。 舞:指鸟在花间飞起落下,好像在跳舞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
注释:我听说苏公曾经在这个地方游玩过,这里湖光山色景色优美,定要比我在儋州时好得多。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儋州时写给朋友的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朋友在苏湾里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