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苏湾里,苏公旧此游。
湖天风物好,应胜在儋州。
注释:我听说苏公曾经在这个地方游玩过,这里湖光山色景色优美,定要比我在儋州时好得多。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儋州时写给朋友的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朋友在苏湾里生活的美好祝愿。
闻道苏湾里,苏公旧此游。
湖天风物好,应胜在儋州。
注释:我听说苏公曾经在这个地方游玩过,这里湖光山色景色优美,定要比我在儋州时好得多。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儋州时写给朋友的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朋友在苏湾里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 诗句释义: 1. 三山标海裔,五岳名中州。 - “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着神话中的仙境,而“五岳”则是中国五大名山。 2. 安知金马碧鸡外,乃有点苍千仞之神丘。 - 这里用“金马碧鸡”来代指京城长安,而“点苍”则是指云南的大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川的向往。 3. 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郁郁蟠荒陬。 - “愚公”指的是传说中的老人智叟
王士性的《点苍山歌》,以明朝诗人特有的豪迈笔触,描绘了点苍山的壮美景色和深厚文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首句解读: - 明哲保身:“明朝惜别还分手”表达了在明朝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这里,“惜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而“分手”则反映了离别的必然性。 - 自然景观:“萝月西风待君久”描绘了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象,以及等待友人的孤独心境。“萝月”暗示着朦胧的月光
下菰长烟 注释:下菰:即菰草,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译文:烟雾缭绕的菰草中,隐约可见那废弃的垒台。 赏析:此句开篇点题,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古意盎然的水乡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沉静而略带哀愁的基调。 坡陀废垒青天侧,至今传是春申宅。 三千剑客化为尘,蔓草荒烟但萧瑟。 译文: 注释:坡陀:山坡上的土丘或小山丘。 译文:如今那些曾经的剑客们已经化为了尘土。只有野草丛生的荒芜之地,显得如此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龙洞云归 弁冈东走临具区,灵牝下接龙宫居。 - 释义:龙洞中的云雾归来了。 - 译文:在弁冈东面行进,临近具有龙洞的地方,那里有一头神奇的雌性动物(龙),它居住在那里。 - 注释:弁冈:山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具区: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上海市青浦区附近。 2. 常时出云作霖雨,每为下土苏焦枯。 - 释义
西塞山前日欲暮,江树离离起烟雾。 西塞山上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郁,江面上升起了层层薄雾。 元真仙驭不可攀,时听渔歌隔溪渡。 那高远的仙境难以企及,只能听到渔夫们歌声悠扬,隔着小溪传来。 湾头酒贱鳜鱼肥,红尘不上绿蓑衣。 江湾处酒价便宜,而鳜鱼也长得肥美,这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尘嚣。 投竿倚棹看新月,犹见双双白鹭飞。 放下钓竿靠在船舷,望着明亮的新月,还能看见一对对白鹭从天空中飞过。
金盖出云 峨峨金盖,指金色的伞盖。金盖出云:比喻金伞在天空中飘荡。峨峨:形容山势高峻。金盖:这里代指金銮宝盖。苕:山名。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南。《元和郡县志》卷二载:“苕山,在州西七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引《图经》曰:“苕山,一名东吴山,有石室,相传吴王阖闾所为也。” 中天削出青瑶簪:中天:中间;削出:露出。青瑶簪: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簪子,用玉石制成,故称。 白云无心出岩岫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近代丹青谁第一,南有魏公北有高。 —— 在现代绘画中,谁是第一?南方有魏公(指文同),北方有高崇。 - 魏公:指宋代画家文同,以画墨竹闻名。 - 高崇:这里可能指的是其他南北两地的杰出画家或艺术家。 2. 风流雄混各臻致,下视刘商儿女曹。 —— 各种流派和风格都达到了极致,向下看那些模仿名家的作品就像孩童一般。 - 风流雄浑:形容画风宏大、气势雄伟,具有豪放的特点。 -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米芾的《题南宫米元晖所画山水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前代几人画山水,逸品只数南宫米: - 前代几位大画家中,只有南宫米(即米芾自己)的作品被认为是“逸品”。逸品是指超越常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南宫米山水画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2. 海岳楼前北固山,顷刻云烟生满纸: - 描绘的是一幅以“海岳楼”(可能是苏州的某个古建筑)为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衡山景色的诗。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分析: 第一句:“衡山山顶岚光生,翠雾直与山俱横。” 这句诗描绘了衡山山顶的景象,山顶上飘荡着绿色的烟雾,与山峰一样直挺挺地横卧在那里。 第二句:“轻云低拂北流水,落日半隐鸠兹城。” 这句诗描述了天空中的白云轻轻摇曳着,仿佛是在抚摸着北面流淌的河水,而太阳则半藏于鸠兹城的上空。 第三句:“一片松花忽吹起,反覆阴晴生眼底。”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道场霁晓:清晨的道场。霁,意为天晴;晓,意为早晨。 2. 城山:指山名,位于城南山上。簇金芙蓉:形容山峰如同盛开的莲花一样。 3. 飞标:高挂的标枪或标志物。特立:特别突出。 4. 岩前:山岩之前。风来虎听法:风声仿佛在虎听佛法的声音。 5. 烟外客至:云雾之外迎来的是客人。僧鸣钟:僧人敲响钟声。 6. 云岚:云雾缭绕的山峦。乍卷浮初日:突然卷起覆盖初升的太阳。 7.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刺史放衙早”:这里的“刺史”指的是地方官员。在古代,官员们通常有一个固定的办公时间,称为“衙前”。到了这个时间,他们就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休息了。而“放衙早”就是表示官员们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就结束了日常工作。 - “轻舟泛碧池”:这里的“轻舟”指的是一只小船,用来在水上漂浮。而“泛碧池”则表示这只小船在绿色的池塘上行驶。 - “只应官事了,来写放生碑”
绝句 昨日别离征西幕,神闲务亦悠闲。 此中高卧胜东山,何必再游? 注释: - 昨日:昨天 - 离别:离开 - 征西幕:指征西将军或幕府 - 神闲:精神悠闲,心境宁静 - 务亦闲:事务也闲适 - 此中:此处 - 可:可以 - 高卧:安静地躺着休息 - 何必:为什么 - 是东山:是指隐退后的东山(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观
注释:在晴朗的好日子里放下书本,驾着小舟到远方的去处。清澈的小溪和高大的山峰,应该不比兰亭差。 赏析:这首诗以“四贤”指代了四位名士或文人。诗中描写了四位名士或文人们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放下书本,驾着小舟出外远游的情景,他们来到了一处清流与峻岭交织的地方,这个地方自然风光优美,景色怡人,与兰亭相比也毫不逊色。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
这首诗出自唐代李益的《听邻家吹管》。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听老者理琵琶 - “听”是动词,表示“聆听”,“老者”指的是年纪较大的人。“理”是弹奏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我正在聆听一位年长者弹奏琵琶。 2. 老来弦索久相违 - “老来”指的是年纪大了之后,“弦索”指的是琵琶上的弦。“久相违”表示很长时间没有弹过琵琶了。整句话的意思是:由于年纪大了,很久没有弹过琵琶了。 3.
以下是对《悼高青丘季迪三首》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包括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灯前把卷泪双垂”,意指在灯光下阅读时忍不住泪水直流。 - “妻子惊看那得知”,妻子惊讶地看着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 “江上故人身已没”,江上的高青丘季狄已经去世。 - “箧中寻得寄来诗”,在箱子里找到了他的诗。 2. 关键词注释: - 「灯前」:夜晚,点着油灯的环境。 - 「把卷」
诗三首 其一消息初传信又疑, 君亡谁复可言诗。 这首诗的开篇,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突然去世的震惊和不解。"消息初传信又疑" 描述了消息传来时的情景,初听可能还不敢相信,因为“信”字暗示了消息的真实性。紧接着,"君亡谁复可言诗" 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朋友离世后失去倾诉对象的痛苦。这里的“言诗”指的是谈论诗歌,诗人感到失去了一个可以分享诗歌、交流情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