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注解】 题萱:题写萱草,萱草是忘忧之意。 佳人重生男:女子再生男孩。 竞种宜男草:竞相种植适宜生育男孩的萱草。 东邻:东边的邻居。 有孀妇:寡妇。 对花空自老:对着花朵而自己老去。 【解析】 此诗描写一个寡妇在丈夫去世后,看到邻居生了个儿子,自己却年老失夫而感到惆怅、悲伤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这首诗的韵律美主要体现在押韵方面,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按照汉语的押韵规则
``` 长松生夏寒, 野水净人目。 借得相牛经, 闲来石上读。 注释分析: 1. 长松生夏寒:描绘了一幅夏日里长着的松树在炎热中依然苍劲的景象。这里的“长松”指的是夏天依旧挺拔生长的松树,暗示作者对于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赞美。 2. 野水净人目:描写了清澈见底、洗涤心灵的溪水,给人带来视觉的清新与心灵上的净化。这里的“野水”可能指的是山间自然流淌的小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落日四山绕,空亭面面开。 - 释义:夕阳西下,四周的群山环绕着,一座空荡荡的亭子面对着每一个方向。 - 关键词:落日、四山、空亭、面面开、环绕、亭子。 - 赏析:此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夕阳映照在四周的山峦之上,形成一种壮丽的景象。同时,空荡的亭子面向四面八方,象征着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境和感受。 2. 白云如有待,山人殊未来。 - 释义
【注释】 章舟:指小船。隐画:隐去作者自己,以青山代之的画。扁舟小于(比)叶,来往横塘里:小船比做树叶,在小溪或池塘里来回飘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扁舟”和“青山”比喻自己与隐者的生活情趣。诗中“为看青山多,画得青山似”,表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写隐者生活俭朴,不图享受,像小船那样小巧轻便;次句写隐者在山水间往来徜徉、游赏,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末句是全诗的核心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的四首咏物诗,第一首咏守宫鸟和艾虎。 玉杵捣香酥,试入来红髓。 底用苦关防,妾身清似水。 注释:用玉制的杵去捣制香料,香料的颜色是红的,捣出来的香酥可以涂抹在皮肤上;这种香料不需要什么防护,因为守宫鸟和艾虎都是不喜人的,不会主动靠近人;虽然如此,但守宫鸟和艾虎的皮肤却是像清水一样的清凉透明。赏析:此诗描写了守宫鸟和艾虎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以及它们身上的红色素珠
【注释】1.题画:题在画上。2.高人:隐士。3.自无偶:没有人能比得上(我)。4.独向亭中坐:独自坐在高亭上(欣赏)风景。5.日落山风来:太阳下山,山风吹来。6.松子堕:松果从树上掉下来。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隐居者独坐观赏风景时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高人自无偶,独向亭中坐”,说这位隐者没有伴侣,他孤独地坐在高亭中观赏风景。“高人”指隐者,“自无偶”即“无人能比得上”。第三句“日落山风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蕉:这是一首描述性很强的诗,通过“题蕉”这个动作,诗人表达了对某种事物或景象的观察和感受。从字面上看,“蕉”是一种植物名,但在这里可能更具体地指代了某个场景或主题。 2. 绿绮含风弱:这句诗描绘了绿色琴弦(象征性的“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这里的“含风弱”意味着琴弦在风中轻轻摆动,给人一种柔和、宁静的感觉。 3. 芳缄卷露新:这句诗通过“芳缄”一词
【注释】 1.题画:为画题诗。 2.一雨涨新绿,云开四山绕。 一雨过后,春意盎然,山色如洗,云霞缭绕。 3.人掩筚门深,斜阳照江鸟。 人已远避,柴扉深处;斜阳西下,江上归鸟。 4.柴扉深锁,隐逸山林。 5.夕阳西下,归鸟自栖。诗人以夕阳西下,归鸟自栖,来表达自己隐居山林、寄情山水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的作品。首联写景,“一雨”句点出时当春日;“云开”句写天晴后的景色
【注释】塞马图:指唐人王维《出塞》组诗中的第四首。阏氏(yè zi):古代女子的称号,这里泛指妻子。细马:小马。白狼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译文: 我带上弓箭和剑,带着妻子的小马一起走。 天寒冷水草又稀,还要越过白狼河。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唐代边关将士的生活。诗人以自己随军出征的经历为题材,描绘了一幅边疆将士艰苦生活的图画。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开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最后分析手法及效果。 “空山无四邻”,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一个无人烟的深山小居,突出了诗人远离尘嚣、独处山林的境界。“闲扉映秋水”,“闲扉”即闲门,是说门扉敞开,“映秋水”指门扉在秋水里映出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