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注释:我独自在山涧的小路上行走,悠闲地拄着拐杖。想找个地方休息,却只有野猿知道。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独行、闲云、泉落等意象营造一种静谧、淡远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 扶疏数叶开,还如山后绿。 注释: - 移得(移栽):移植、移植。 - 山后蕉:指的是在山的后面种植的香蕉树。 - 种傍(páng):靠近。 - 扶疏: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数叶开:有几片叶子开始展开。 - 还如:仍然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山后和山前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首句“移得山后蕉”,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珍惜
注释: 江水绿沉沉,危峰倒夕阴。 - 江水(江水)是绿色的(沉甸甸的),高耸的山峰(危峰)被夕阳映照成阴暗的样子。 - 倚高阁(倚)的人,听到(月出听龙吟)(听龙吟)是形容月光照在龙的鳞片上发出的声音。 何人倚高阁,月出听龙吟。 - 问句,表达出诗人对这幽美景致的赞叹之情。 译文: 江水绿沉沉,高耸的山峰被夕阳映衬成暗绿色。 什么人站在高高的楼上,听着月亮从东方升起时龙吟声传来
注释:白云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青山有时中断,有时又连接起来。涧谷中的小路,多有织机的声声入耳,仿佛在春天的树林里鸣叫着。 赏析:此诗是一幅山水画,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白云飞不尽,青山断复通”,写出了白云的变幻莫测、青山的连绵起伏,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次句“涧道多机杼,时鸣春树中”,则具体描绘了涧谷中的小路和树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繁忙的春日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
【注释】 舟:船。随:随着。烟鹤:水边烟雾中飞翔的白鹤。行尽:走遍,指游览完毕。碧溪湾:青翠的溪流弯曲处。归来北窗下:回到北窗前。写得向来山:写的是从前所见的山。向来:从过去到现在。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写舟行碧溪湾上,景色优美;二句写行至终点,回首远望;三句写返回时的心情和所见;末句写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美人手》。诗中通过描绘美人的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关键词注释: 1. “嫩于春笋白于霜”:形容美人的手皮肤细腻如春笋,又洁白如霜。这里的“春笋”和“霜”都是用来比喻手的柔嫩和白皙。 2. “轻拂菱花试晓妆”:指美人在清晨轻轻抚摸着菱花镜,准备化妆。这里用“菱花镜”来形象地描述美人的妆容。 3.
【注释】 1. 兰室:指隐居的居室,也泛指清静幽雅的书斋。 2. 袁省掾:袁省,生平不详;掾:古代官署中属员的简称。 3. 有道:谓修道。 4. 灵寿杖:相传为仙人刘根所持之杖。传说刘根在山中采药时遇仙师点化,得此杖后常拄而归。后因以“灵寿杖”代称仙杖。 5. 华阳巾:即华阳巾子,道士所戴头巾。相传黄帝曾于华阳山采药炼丹,得仙术。后人遂用“华阳巾”来指道士之帽。 6. 佛书:佛教经典。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庆上人房》。以下是对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释,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和赏析。 1. 朱甍宝地绝尘埃,松下闲过步缘苔。 - 注释:朱红色的屋脊(屋檐)覆盖着这块珍贵的土地(庭院),它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四周环绕着松树,漫步其中。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庆上人的住所环境清幽,与世隔绝,体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2. 仙梵更从莲室度,佛香时到竹房来。 - 注释
注释: 秋夜卧病:在秋夜里卧病。清斋:清静的书房。方:正在。卧病:卧病。谁亲:谁来看望我? 秋萤如有意,殷勤来照人:秋天的萤火虫好像有意识似的,殷勤地飞来照我。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清寂的夜晚和病中的人为背景,描绘了萤火虫如同有意识一般,殷勤地飞来照作者的情景。这种生动的形象描绘,使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而复杂
荒村无四邻,茅斋静深夜。 田犬闻雨声,时而叫一声。 厨人时中语,夜深仍忙碌。 十年湖边客,无人伴杖藜。 登山临水兴,阿知是我友。 陪伴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