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只恨孤城未解围,围开翻遣别相知。 —— 遗憾这座孤城中的我未能突围成功,突围后却不得不与知己分别。 - “只恨”:表达深深的悔恨和无奈。 - “孤城”:这里可能是指被围困的城市或场所,突出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 “未解围”:未能成功突围,表达了困境中的挫败感。 - “翻赠”:突然之间要与知己分离,增添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悲伤。 2. 夕阳江上匆匆酒,细雨灯前草草诗。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而略带凄凉的夜宴景象。下面是逐句解释: 画堂银烛映歌钟,醉眼俄惊火树红。 这里的“画堂”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厅堂,“银烛”指的是蜡烛,“歌钟”指的是敲击乐器的声音。诗人醉酒后看到这些灯光和音乐,不禁惊叹于夜宴的热闹非凡,但随即又被眼前的红色火焰所震惊。 白玉屏深留晚艳,绛纱笼暖护春丛。 这里的“白玉屏”指精美的屏风,“绛纱笼”是红色的丝织品,用来保护室内的花卉
【注释】 苏小坟:指苏州的西郊,有苏小小墓。 冷落百花朝:百花盛开的时候。 无人上画桥:没有人来过桥。 东风吹绿草:东风拂过,使青青草地更显得生机勃勃。 依旧似裙腰:依然像裙的腰一样柔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苏州西郊的一座古墓苏小小的怀念之作。苏小小,南朝齐时美女,本姓渔,名道凝,字影秀。她才色出众,善歌舞,通音律,能诗赋。相传曾随王凝之入京为官,后被王凝之抛弃而自杀
注释 梅蕊:梅树的花蕾,比喻女子。 山茶:指山茶花。 郎:对丈夫的亲称。 从前日:即昨天。 蚤(zǎo)晚:早晨和晚上。 赏析 这是一首闺中念远诗,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写梅花先于春天开放,暗喻妻子比丈夫早一步见到春天的到来;第二句写山茶花在寒冷的冬天开花,暗示丈夫在外辛苦劳作,而自己却孤独寂寞地在家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宝叔塔院 赤阑闲倚化人宫,湖上春阴望不穷。 百尺楼台空相外,万家城郭雨声中。 斋房漏滴莲花水,讲殿经翻贝叶风。 自笑世缘心似石,拟焚香炷问生公。 注释: 1. 赤阑闲倚化人宫,湖上春阴望不穷:在塔院的红栏杆边,我静静地倚靠在化人宫(即化人寺)的旁边,湖面上春意正浓,但远处的景色看不尽。 2. 百尺楼台空相外,万家城郭雨声中:高耸入云的楼台似乎与世隔绝,而周围万家灯火闪烁之间,雨声阵阵传来
【注释】 圣明亲选黑衣人:意思是皇帝亲自挑选了一位貌不惊人的僧人,作为伏虎道场的主持。 似共名山有宿因:似乎与名山有前世的因缘。 地上布金多长者:地上铺满了黄金,是位富有的长者。 室中传偈总门人:在僧房里传诵佛经。 法身已应诸天相:法身已经应验了诸天的相貌。 定力能消万劫尘:定力能够消弭万劫的灰尘。 愧我才名非凿齿:惭愧我的才名不是出自凿齿(传说中能通达一切音声的神兽)。 道安何事独相亲
重阳道院 玉洞泉香草自春,丹楼南下瞰城闉。 青衣童子曾来地,白石先生过去身。 九转炉寒销宿火,七真堂古锁秋尘。 松间道士多凡骨,未省谁为出世人。 注释: 1. 玉洞泉香草自春:指的是玉洞泉边的花草在春天里香气四溢,非常迷人。 2. 丹楼南下瞰城闉:丹楼向南俯瞰整个城市,城邑的轮廓在视线中若隐若现。 3. 青衣童子曾来地:指曾经有年轻的童子来过这里。 4. 白石先生过去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还要善于利用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内容。 “淮水东来吴地尽,函关西去蜀山多”意思是:从淮河向东流到吴地的尽头,越过函谷关向西走就是蜀郡的山多。这是全诗的关键句,是诗人送别刘孝廉时的感怀之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劝子慎须崇令德,莫将功业更蹉跎”是全诗的主旨,意思是:请你务必要崇尚美善的品德,不要辜负了时光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是鉴赏古代诗文的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诗中的重点诗句进行分析理解,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春日登戴山怀旧”,这一句点明了季节、地点和诗人的情感。“春日登戴山”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人物活动。春天是登高的好时节,戴山自然也不例外,诗人选择在春季登上这座山,是为了“怀旧”。这里的“怀旧”二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一位故秀才陈哲手抄杜诗的情境,抒发了对这位故人的哀思和对时文的鄙弃。诗人首先指出世上没有良药可以救治清贫羸弱之躯,而身死之后,父母又倚何人以养;接着写少妇为故人临死时所写藏诗稿,最后写故人收得旧编杜诗,并为之书写。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注释】 ①“世间”二句:指世无良药可以医其病,身死后,双亲又靠谁呢? ②“少妇”二句:指少妇在夫亡之际,写了藏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