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玄
这首诗是古代的一首五言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第一句: "历九秋篇" —— 描述了时间的推移,从秋天到冬天的转变。 第二句: "奉事他人托躯" —— 这里指的是侍奉或依附于他人,比喻为他人服务或者依附他人而存在。 第三句: "君如影兮随形" —— 比喻君王就像影子一样,无论在哪里都伴随着君王。 第四、五句: "贱妾如水浮萍" —— 这里用“浮萍”比喻自己如同水上的浮萍一样
【注释】 繇役:徭役,古代的一种劳役制度。无止时:无穷尽。徵发:征兵。四海:指全国。 赏析: 这首诗写征夫远戍边塞,久不得归的怨情。 首句“繇役无止时”,即说明征夫服役没有止境和尽头。这一句是全诗的主题。 第二句“徵发倾四海”是说征兵遍及全国。这两句连在一起,概括地说明了兵役的繁重,征丁的广泛,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生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三四句“三万里外一孤城,四万万人家万户”
【注释】 1. 印铭: 指古代帝王的印章,上面刻着文字。 2. 配天垂则: 意为君王应像天一样高峻、庄严。 3. 乃设印章,作信万国:意为君主应设立印章,使天下各国都知道。 4. 取象晷度:意为要像太阳的影子那样精确无误。 5. 是铭是刻:意为这是用文字来刻写的。 6. 文明慎密:意为文明而谨慎。 7. 直方其德:意为正直而公正。 8. 本立道生:意为基础稳固,道路才能畅通。 9. 归乎玄默
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诗句释义: 1. 岁莫:年尾,岁末。 2. 景迈:景色衰败。 3. 群光:众人的光彩,比喻众多的人或事。 4. 绝:断绝。 5. 安得:如何能够获得。 6. 长绳: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 7. 系:连接。 8. 白日:太阳。 9.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同时
诗句原文: 杳杳三泉室,冥冥玄夜堂。 译文: 在深深的三泉中居住着幽冥的居所,在昏暗的玄夜里矗立着高堂。 注释: - 杳杳:深远,模糊不清的样子。 - 三泉:这里形容深邃,如同三个泉水一样深不可测。 - 冥冥:昏暗,不明亮。 - 玄夜堂:指夜晚的玄色,形容夜晚的氛围或场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泉室”和“玄夜堂”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注释】 日之既逝:太阳已经落山。 情亦既渥:感情也深厚了。渥,深。 宾委馀欢:客人尽兴而归,余欢即未尽的欢乐。委,尽情、尽兴。 主容不足:主人的仪容显得不够庄重。 乐饮今夕:今天夜晚的快乐畅饮。乐,快乐、畅饮。 温其如玉:形容宾客们像美玉一般温润而美好。温,温暖、和煦。 【赏析】 宴会诗是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诗歌体裁,多以宴会为题,写宴饮时的所见所闻。这类诗歌大多描写酒宴上的情景,歌颂宴饮的乐趣
【解析】 此诗首联写天象,以“羲和运玉衡”起,以“招摇赋朔旬”结。“羲和”指太阳,“玉衡”指北斗七星的柄星,即斗柄,这里借以象征太阳。“招摇”是二十八宿中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朔”是农历每月初一,“旬”指十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太阳在运行,它运转到北边去了,北斗也运转到北方去了,这是从上句的“羲和运玉衡”而来,“招摇赋朔旬”,则是说北斗已经转到北极星附近了。这两句诗写得很简练,但气象宏大,很有气势
【注释】 1. 华灯:光彩辉煌的灯笼,也指灯火。 2. 滋炳灵:滋养、照亮灵性。 3. 素膏流液:形容灯火的光亮如液体般流动。 4. 元炷亭亭:原本是形容蜡烛燃烧时端庄的姿态,这里指灯焰摇曳生姿的样子。 5. 丹水阳辉:红色的灯光照映在水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6. 飞景兰庭:夜晚的景色仿佛从远方飘来,落在庭院里,如同仙境一般美丽。 【赏析】 《灯铭》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的诗
【注释】 忽:忽然、突然。逝:逝去,指死亡。火灭烟消:火熄烟散,比喻人死。 【译文】 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赏析】 此首四言诗的大意是说,忽然死去,就像火烧尽了,烟气也散了一样。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和理解
【注释】 猗猗: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令草:即香草,这里泛指各种花草。生于中方:生长在中央之地。远望之:远看它。焕若三辰之丽天:远望它,灿烂如天上的日月星辰。三辰:古时称太阳、太阴和岁星为“三辰”。三辰指日月星辰,这里比喻宜男花光彩照人。近察之:近看它。含春风以娱情:像春天的气息一样,令人感到快乐。 【译文】 芳香的花草,生长在中央之地。 花朵名叫宜男,号应祯祥;远处看去,光彩灿烂如天上的日月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