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
晚泊 【注释】: 傍柳泊湖船:靠近柳树的湖边停着小船。 停桡薄暮天:船桨搁在船上,天色已近黄昏。 远村烟树里:远处村庄笼罩在袅袅炊烟和苍茫树影之中。 归雁水云边:归来的大雁在江水云彩之间飞过。 钓叟垂香饵:钓鱼的老人正在垂钓时撒下带有香气的鱼饵。 樵童曳纸鸢:打柴的小孩正拉着风筝在空中飞翔。 江乡民物美:家乡的自然风光美好。 风景更熙然:风景更加迷人。 【译文】: 湖边的柳树旁停泊了一艘小舟
【注】1、襟带:衣襟腰带。2、燕齐:指山东地区。3、分:分隔,指道路分隔。4、舟梁:泛指船只。5、马嘶群:形容马群的喧闹声。6、峰如黛:形容山峰的颜色像黑色一样。7、茏葱:繁茂茂盛的样子。8、结五云:形容云雾缭绕,如雾气凝结成五色的云彩。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在德州晓渡的景象,描绘了清晨渡河时的情景和所见的景色。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襟带燕齐此路分,舟梁晓渡马嘶群。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 诗句解读: 1. “搦管曾闻渴骥奔” - 这句话中的“搦管”通常指握笔写东西的动作。"渴骥奔"则是形容马非常渴望奔跑的样子。这里可能比喻诗人对写作的渴望,或者用来形容书法的激情和力量。 2. “鱼笺挥洒墨香痕” - “鱼笺”是一种古代的书写材料,类似于鱼鳞纸,常用于书写重要或珍贵的文件。"挥洒"指的是书写时笔力强劲,墨水飞溅。“墨香痕”则是指墨水的痕迹
【注释】: 渔翁:指隐居江湖的隐士。 曲江湾:指曲江,即今之陕西长安县。 春雨秋风总是闲:指渔翁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常常是悠闲自在的生活。 满眼儿孙长绕膝:指渔翁的儿女子孙,常常围在他身边,陪伴着他。 卖鱼沽酒醉苍颜:指渔翁为了生活,不得不卖鱼酿酒,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以醉意满面的形象,展现出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渔翁独自在曲江湾钓鱼的情景
【注释】 晚晴:雨后初晴。 霁(jì):云开见月,天晴叫霁。 罅(xià):缝隙,裂缝;空隙。 茜裙:一种红色的丝织品。 爽气:清风。 残暑:残余的暑气、夏天。 移床:移动床铺。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林中景色图。 首句“雨余林隙漏斜曛”,描写雨后初晴时分,阳光斜照在树林里,透过树缝洒下斑驳的光影,形成一片片光晕。这里的“霏”字用来形容小雨,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以下是对《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九·清凉石二首之二》逐句的翻译和注释,以及相关的赏析: 诗句原文 体本清凉自解烦,天然秀色蓄云根。曼殊说法今何在,参客空寻趺坐痕。 译文 原本就清凉的身体能够解除烦恼,自然的秀丽景色蕴藏在云端。如今那位曼殊大师的教诲已经消失,那些曾经参悟的人现在只能空寻那盘腿坐的痕迹。 注释 1. 体本清凉:指的是身体的本质或内在状态是清凉的,能够使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注释: 林中竹叶发出虚缈的响声,如同扇子轻轻扇动,清风吹过。细嫩的竹笋上沾满了露水,显得格外清新。竹子结出果实却偏得其所,幸运地得到了鸾凤的驾驭和几次经过。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竹林画面,诗人通过对竹的各种形态、生长环境、结果过程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的美好期许。 首句“林含虚籁扇清和”,以“林”指代竹林,用“虚籁”形容竹叶发出的声响,形象生动
【注释】 1. 对月:诗人面对月亮,抒发自己的情感。 2. 新秋:指初秋时节。 3. 玉露:晶莹的露珠,象征纯洁和清新。 4. 长空:天空。 5. 冰镜:形容月亮像镜子一样明亮清澈。 6. 孤悬:独自悬挂在高处。 7. 绮栊:精美的门窗。 8. 清光:明亮的月光。 9. 万年宫树:传说中的仙树,象征长寿和永恒。 10. 青葱:形容树叶茂盛、翠绿。 【译文】 初秋时节,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
注释: 新秋的秋月照耀着空旷的屋檐,寂静地映照在山门之外。 默默地坐着烧香遗忘了万千的忧虑,潇潇的竹声和潺潺的流水交响。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表达。首句“新秋秋月照虚檐”,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美景,月光洒落在空荡的屋檐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祥和的氛围。接下来,“寂历山扉夜不关”,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默坐焚香遗万虑,潇潇梧竹水潺湲”,通过焚香
注释:笔锋强劲如锥,世人都称赞。打开书函只觉得云雾缭绕升起。深藏不露,不让人挂上墙壁。直龙蜿蜒,带着雨气腾空。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画面:在这幅图中,笔势劲利如铁钻,开卷时仿佛云气腾腾。诗人对这枝笔情有独钟,甚至将它深藏在自己的书房里。最后一句则直接点明了“直龙”,即笔的笔锋是弯曲而有力的,就像真龙腾飞,充满生气。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