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
【注释】 平彝:地名,即今四川宜宾市。 岩悬:崖壁高悬。 薄:迫近。 山小路仍斜:指山中小路弯曲蜿蜒。 古柏苍松:古树。 参差:参差不齐,错落不齐的样子。 几:几乎,差不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在平彝道中的所见所感,是那样真切、生动。首句“岩悬云自薄”,描写了一幅奇峰耸峙的画面,令人感到新奇;次句“山小路仍斜”描写了山路曲折盘旋的景象,给人以美感。第三句“古柏苍松里”
日射江门动,龙蟠海雾生。 排空有羽翼,不上九天行。 何景明的《答施生二首·其二》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通过“排空有羽翼,不上九天行”这样的句子,传达出了超越现实束缚,追求自由与精神独立的情怀。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注释】 凤县:今属陕西省,位于秦岭南坡。 毕郢藏龙地:据传,唐代有位宰相毕郢曾隐居于此。 南岐集凤冈:凤冈,指凤凰山,为古时陕西凤翔地区名胜。 嘉陵江水色:嘉陵江发源于甘肃省白龙江,流经四川省境内。 向西康:向西康是四川简称,因在嘉陵江以西而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古凤翔的七言古诗。诗中“毕郢藏龙地”一句,点明地点。“南岐集凤冈”一句,说明诗人游踪。“嘉陵江水色,万古向西康”两句
注释:雨后的村子水涨,四周的村庄一片白茫茫。天空高远,四野青翠,秋雨停歇。推开门走出屋外,走到城外的一座亭子上散步。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水涨孤村白”,是说秋雨过后,河水上涨,淹没了整个村落,显得格外清冷,整个村庄一片白色,十分寂静;二句“天垂四野青”,是说雨过天晴,天空湛蓝,四野苍翠欲滴,景色十分优美。三、四句“开门秋雨霁,间步郭西亭”,是说打开门走出屋外,走到城外的一座亭子上走走停停
【注释】竟夕:终夜。十首:本篇是第二首,与第一首“春雨”相呼应。竟夕:终夜。十首:本篇是第二首,与第一首“春雨”相呼应。轻雷:指远处传来的雷声。数家:数家小户人家。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初夏时节的乡村景色。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读起来顺口、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朴素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在连绵不断的雨后,山间云雾缭绕,雨过天晴之后,阳光洒满大地
注释:雨后天晴,沙土因雨水的冲刷而变得松软,仿佛要坍塌;篱笆被水冲刷,显得有些凌乱。家人不要扫去石头上的泥土,我更爱这青苔覆盖的石头,因为它们更加美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的画面。首句“槛倚崩沙出”,形容沙土因为雨水的冲刷变得松散,仿佛要坍塌。第二句“篱通乱水过”,描绘了篱笆因为雨水的冲刷而变得凌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雨后的乡村景色。第三句“家人休扫石”,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提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还要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此题要求学生回答诗句的意思和注释。“天边登北楼,岁暮望南国。江梅与塞柳,莫问春消息。”大意是:登上北楼,眺望南方大地,到了岁末,盼望着春的消息。江边的梅花和塞外的柳树,不要再打听春天的消息了。“登北楼”是说自己站在高楼上,“岁暮”是说时值岁末。“南国”是说自己身处北方,但心系江南
【解析】 1.“今”:第一句,表示时间,“今夕非昨夕”,指今日夜晚不同于往昔之夜,即今天与昨日的月光不同。第二句,是说今夜月光依旧明亮。第三句,“后庭”,指皇宫中庭院;“月燕”,指月亮。第四句,“窈窕转春歌”,形容燕子飞翔时轻盈柔美的姿态。2.“清光”:指明亮的月光。3. “窈窕”:本意为女子体态美好,此处借指燕子。4.赏析:此诗首联以明月起兴,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
《题画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山与江边的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缈缈春山云:描绘春天里山峰上缭绕的云雾,给人以空灵飘渺之感。 2. 离离春江树:形容江边树木疏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3. 君看江上山:指出江上的山不是人间世
【注释】 二泉门:指施生之宅。通家书札:互通书信。通,通晓;家,这里指施氏家族。通家:泛指亲友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于作者与施生相识之初,表达了作者对施生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点出施生是“二泉门下士”,即施生为二泉门下之人,说明施生在二泉门下已久。第二句“海内早知名。”表明施生早就闻名于世,名声远播。第三句“通家一书札,万里各含情。”写两人书信往来频繁,虽相隔万里,但都充满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