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
【注释】 ①池塘喧乐部:指青蛙叫声。喧,喧闹;乐部,声音的集体。 ②阁阁万声齐:形容蛙鸣声此起彼伏,一片嘈杂。 ③鸣水如黄犊:指蛙鸣之声像黄色小牛一样哞哞叫。 ④知时让碧鸡:知道时间,就让它先叫。碧鸡,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报晓的雄鸡,因鸡啼报晓而得名。 ⑤岂同鱼在藻:比喻蛙与鱼不同。 ⑥偏喜草平堤:喜欢长着青草的水边的田埂。 ⑦任尔繁声急:任凭你叫声多而急促。 ⑧银河已渐低:指天将黄昏
【注释】: 1. 消夏十咏,是宋代诗人邵必闻所创作的一组诗。此组诗共十首,每首都是描写一种夏天的水果或食物,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瓜: 指西瓜,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水果。 3. 雪刃剖冰瓤: 形容西瓜的肉质如同刀切过的冰块一样,清甜可口。 4. 沁齿香: 形容西瓜的味道清新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5. 黄沉惟让李: 李子的颜色偏黄,味道鲜美,因此在这里比喻西瓜。 6. 翠冷不夸霜:
【注释】 消夏十咏 其五 萤:萤火虫。 向晚撑扁舫,芦洲泛碧澄。 扁舟:一种小舟。 苇塘:指芦苇丛生的水域。 泛:游、漂。 碧澄:形容水色清澈碧绿。 伴吟:以萤虫为伴而唱歌。 浑似月:似乎与月亮相仿。 雨后:雨过天晴之后。 长门:即长门宫,汉文帝刘恒之女馆陶公主的居所,因汉武帝刘彻废黜,长期幽闭于此,故名。 赋扇:作诗写扇,即写扇。这里借指写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小诗
舍是读书舍,人非静憩人。 禽鸣如话旧,花舞解怀新。 艺圃有馀乐,琴斋无点尘。 拈题清兴永,欲去重逡巡。 注释: 舍是读书舍,人非静憩人。 舍:这里指书房,也是作者的居所。读书舍:指的是读书的地方。 人非静憩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主人,不是那种悠闲自在、静享时光的人。 禽鸣如话旧,花舞解怀新。 禽鸣如话旧:鸟儿的鸣叫好像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花舞解怀新:花儿随着风的节奏翩翩起舞,给人以新生的感觉
消夏十咏 其十 蛩 秋信凭谁报?王孙花下归。吟阶声尚涩,振露羽犹微。皓月伴清咏,凉飔动薄帷。坚冰何待履,君子贵知几。 注释: - “秋信”指秋天的消息,通常指收获季节的开始。 - “王孙”指贵族或富贵的人,这里特指在秋季返回家园的年轻人。 - “吟阶”是吟诗的地方台阶,“声尚涩”形容吟诗时的声音不流畅。 - “振露”指露珠振动,“羽犹微”描述露珠落下的轻盈。 - “皓月”明亮的月亮
注释: 消夏十咏 其七 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东轩凭槛待,北渚泛舟游。 东边的窗户前有栏杆可以倚靠等待,在北面的小洲上划船游玩。 爱尔清光迥,添予诗思悠。 喜欢那明亮的月光远远地洒落下来,让我的诗情更加悠远。 寒侵衣不湿,影澹水同流。 寒冷的天气并不影响衣物的干燥,影子在水面上的倒影与流水一同流动。 几度看盈缺,银蟾又报秋。 多少次看到月亮的盈亏变化,月亮又一次提醒秋天的到来。
注释: - 广厦无烦暑,精盘贮碎冰。 - 这是说夏天的炎热让人感到烦躁不安,但是有精美的盘子装着冰块,可以让人们清凉解暑。 - 凉逾萐脯扇,色似玉壶凝。 - 这是说冰的清凉程度超过了用扇子扇风的效果,它的颜色也像玉壶中的酒一样清澈。 - 兴永澄怀托,尘空渊鉴凭。 - 这是说有了冰的陪伴,人们的心情变得宁静,就像把心灵寄托在深渊中一样。 - 夏虫元得共,可语又何曾。 - 这是说与夏日里的虫子相比
注释: 密雨连平野,油云断远村。 密密的雨点连着平坦的原野,乌云遮蔽了远处的村庄。 溜檐纷筑响,暗浦沸蛙言。 屋檐上滴答作响,暗处的池塘里青蛙在鸣叫。 梅熟黄偏重,苔新绿更繁。 梅子成熟了,颜色偏向黄色,更加鲜艳;苔藓刚生长出来,绿色更加浓密。 翔阳轻逗处,不觉几朝昏。 阳光在水面轻轻摇曳,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几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雨中的乡村画面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一种蔬菜。 前两句:“晚圃摘生翠,筠篮贮碧纤。”写的是这种蔬菜采摘下来的样子,用“晚圃”和“生翠”来突出其新鲜、嫩绿的特点,而“筠篮”则点出采菜者是精心细致之人,将这种蔬菜采摘下来后,又放在篮子里加以收藏。后两句:“嚼来刚熨齿,看去欲销炎。”写的是吃的时候的感觉,“刚熨齿”,“欲销炎”,形象地写出了蔬菜的清凉爽口之妙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蔬菜的喜爱之情。
闽省进到冬花佛手 注释:福建地区到了冬天,就能见到佛手这种植物。 译文:福建地区一到冬天,佛手便开花了。 一指谁能会,众香犹可薰 注释:用一个手指头去指,谁能够理解佛手的香气? 译文:用一个手指头去指佛手时,谁能够理解它的芳香? 似拈闽峤月,飞渡洞庭云 注释:好像在拈取福建山区的明月,佛手花飘过洞庭湖上空的白云。 译文:好像在拈取福建山区的明月,佛手花像飞越洞庭湖上空的白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