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
惠山园 位置都教在教学,溪亭小憩片时闲。 九龙昨岁停春跸,却在寻常想像间。 注释: 1. 惠山园:位于江苏无锡市西郊的惠山区。 2. 教学:指传授知识的地方。 3. 溪亭:指水边的小亭。 4. 片时闲:短暂的闲暇时光。 5. 想像间:想象之间,即想象之中。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风景的词,词中描绘了惠山园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上片主要写惠山园的位置以及在这个地方休息的情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董邦达秋林曳杖图》。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苍剩烟萝丹染枫,沧波又起鲤鱼风。 “苍剩烟萝”指的是苍翠的山峦和缭绕的云雾,烟萝即指云雾环绕。“丹染枫”意味着枫叶在阳光或月光的映照下呈现出红润的颜色,如同被染上了朱砂。“沧波”指的是深蓝色的波浪,这里用来形容江水或湖面。“鲤鱼风”指的是鱼的形状像风一样飘逸,这里的风可能是指微风或者是比喻某种轻盈、自由的状态
诗句解读: 1. 临池构屋如临镜:诗人在靠近水池的地方建造了一间小屋,就像面对镜子一样。 2. 那藉㫋摩亦谢模:这里用“㫋摩”指代镜子,表示通过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但并不能直接看到其形体,即无法直接看到物体的形态。 3. 不示物形妍丑露:诗人强调通过镜子看到的是物体的镜像,而非其真实的形状。这里的“妍丑”指的是物体的美丽或丑陋。 4. 每因凭切奉三无:每次通过镜子观察
【注释】题沈周虎邱图:题咏沈周画的《虎丘图》。徘徊松下独题诗,客去人来落后期。大似桐庐已发棹,彦升方至富阳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沈周《虎丘图》而作。虎丘在苏州城西北灵岩山西南麓,相传吴王阖闾葬于此,故名。山上有虎丘塔(俗称剑池),因有“剑池夜雨”等佳景。虎丘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沈周的《虎丘图》,描绘了虎丘一带山水之胜。首联写诗人来到虎丘后,独自在松树下吟咏
注释:偷偷地聚集在金华树上的花蝴蝶,紫色的嘴像蜡一样,绿色的羽毛鲜艳美丽。它们的颜色和形状都活灵活现,原来它们是皇宫里的人。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花蝴蝶的美丽和生动。诗中通过“窃脂翩集金华树”、“紫绶翠翎艳好春”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花蝴蝶的色彩和形态,让人仿佛看到了那绚丽多彩的画面。同时,“慢讶色形都活脱,传神原是省中人”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赞赏之情。诗人认为画中的人物不仅色彩鲜艳
翠荔丹枫在山巅,诛茅书屋幽而深。 遂初赋就笔才停,时复欹桥策杖游。 注释: 翠荔丹枫:指的是山上的绿色植物和红色的枫叶,形容山峦叠嶂,景色秀丽。 诛茅:砍伐草木,建造房屋。 窅(yǎo):深远、幽静。 遂初:指写作诗文。 欹(qī)桥:斜倚着桥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的诗。前两句写山峦叠嶂,景色秀丽;后两句则写诗人在此山中游览,欣赏美景,并创作诗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自得轩:我自己的书房。 蜃窗:海市蜃楼的窗户,指虚幻不实的事物。 绨几:用粗布制成的低矮的桌子,这里指简陋的读书桌。 静无尘:安静,没有尘世的喧嚣。 鸟语花香:鸟儿啼叫,花儿散发芳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乐有真:享受生活的乐趣。 当春皆自得:在春天都感到快乐、满足。 给求养欲廑吾民:希望人们都能得到养育(物质和精神),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书房的描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品语言的基本能力。 “堤柳带烟看作绿”是全诗的第一句,诗人写自己站在堤岸上观赏着堤柳,看到柳树的枝条被烟雾笼罩,就误以为是绿色的了,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条比作绿色,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自然之美的特点。 第二句:“蹊桃含润意疑红”是诗人描写春天景象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人看到桃花在雨中显得滋润而鲜艳
【注释】 君道:作者自指。 松阴:指松树的阴凉之地。书屋:读书的地方。 摊(dān):展开。乌几:黑色的木制小桌。支颐:把下巴搁在桌上。颐,下巴。 契:会合;相合。筦(gǒng)倪:山名,在今安徽休宁县北。 云鸿:指隐者。不留迹:不留下行踪。 荆溪:指荆溪水,在今江西境内。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以松荫书屋为画面,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之境,并借题抒怀,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时,首先要读懂诗中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最后注意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焙茶坞”一句的意思是:焙茶坞上泉水潺潺,石上泉依傍松下风。“竹垆制与惠山同”一句的意思是:竹垆的制法和惠山寺的制法一样。这两句是说焙茶坞泉水潺潺,石上泉依傍松林,竹炉的制作方法与惠山寺一样。“蔡襄不止工其法,因事还思善纳忠”的意思是:蔡襄不但精于制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