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丙寅除夕 寂寂田家老瓦盆,岁时儿女共寒温。 流年巳饯如过客,穷鬼频除尚款门。 夜静曙光凝竹柏,窗虚雪色泛琴樽。 残灯侧畔冠巾影,心迹凭谁子细论。 注释: 1. 丙寅除夕:丙寅年的最后一天为除夕。 2. 寂寂田家老瓦盆:形容家中简朴的生活场景。 3. 岁时儿女共寒温:指家人在一起度过寒冬,共享温暖时光。 4. 流年巳饯如过客:岁月流逝如同过客。 5. 穷鬼频除尚款门:尽管贫困,但仍然有人来拜访。
解析: 第1句:“画士张季挽词” - 关键词: 画士,张季,挽词 - 解释: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画士张季为一位已经去世的人所写的挽词。画士可能是指在绘画艺术方面有造诣的人士。挽词通常是用来哀悼或纪念亡者的诗歌。 第2句:“一棺寂寂掩柴菅” - 关键词: 一棺,寂寂,掩柴菅 - 解释: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画面,棺材静静地被柴草覆盖,显得孤独和寂静。“掩柴菅”意味着用柴薪将棺材盖上
【注释】 曲栏:栏杆。阴霭:云气笼罩的样子。萋迷:形容草木茂盛。 发兴:兴起的意思。 巳剩宿云遮绣幕,更添微雨作香泥:已经落下的云朵遮住了楼阁的彩绘帷幕,细雨又把地面弄得像泥一样湿漉。 花闲沾湿春衣好,屋里回旋舞袖低:在悠闲地欣赏着花朵,被雨水打湿的衣服显得格外美丽,屋内舞动的衣袖随风飘起。 著屐赏灯君莫笑:穿上木屐去赏灯你不要笑话我,因为风光正好。 【赏析】 此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时所作
这是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诗人在新的一年伊始,以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钩帘欲迓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注释: 1. 丁卯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2. 一樽岁酒:一杯新年的酒。 3. 稚子牵衣慰屏居:孩子拉着我的衣裳安慰我,我独自在家。 4. 奉母犹欣餐有肉:孝顺母亲,仍然感到高兴因为可以吃肉。 5. 占年更喜梦维鱼
【注释】 蓬蒿:草木丛生的地方。三径:指庭前的小路,常用以比喻隐居的处所。高人:品德修养高超的人,这里指陆墓邵叟。善闭关:善于闭门不出。市南行药:在市南买回药材,准备行医济世。闲从城北讨春还:在城北寻找春天。讨春,即“寻春”,寻找春天的意思。斋时:斋饭时,吃午饭的时候。供僧米:供养僧人,给僧人们准备斋饭。儿皴过雨山:形容山色经过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苍翠。皴,是形容山石纹理的名词。道旁名利客
万斛风帆不载愁,多情一别类沉舟。 生憎燕子辞王谢,错怨桃花赚阮刘。 人为风怀偏易老,天因离恨也多尤。 君看东海还清浅,或有神芝出祖州。 注释: 1. 万斛风帆不载愁,多情一别类沉舟:形容风帆虽大,却不能带走心中的忧愁;离别就像一条小船在沉入海底。 2. 生憎燕子辞王谢,错怨桃花赚阮刘:讨厌燕子离开王谢家族(指东晋世家大族),错怪桃花(喻人)赚走了阮籍和刘伶。 3. 人为风怀偏易老,天因离恨也多尤
注释: 寒食后雨不止诗示邻里 其二 从星不辩毕箕文,行雨谁将点滴分。 近霭浑疑平作地,远山直恐化为云。 江乡虾蟹还遗种,海国蛇龙敢乱群。 拟上天公笺一纸,老农可许绿章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寒食后雨》的第二首,也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天象,后六句写物象,最后两句又回到天象,这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法。 首两句写天象,“从星不辩”是指星星点点,分辨不清楚;“毕箕文”是指北斗七星的形状
以顶骨饮器劝酒次秀才韵风雨阑珊春暮时,衔杯莫问夜何其。 酒旗已分临天驷,饮器休辞倒月氏。 新庙还应祀仪狄,后车定合置鸱夷。 中山醉死真堪羡,千日无劳问醒期。 注释: - 风雨阑珊春暮时:春天的暮色中,风雨渐行渐远,景色变得宁静。 - 衔杯莫问夜何其:在饮酒之际,不必追问时间的长短,享受当下。 - 酒旗已分临天驷:酒家的旗帜已经飘扬到了天上的驷马星宿。 - 饮器休辞倒月氏:不要推脱使用酒器的重任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联 关键词:月午、花深、愁、泪眼。 翻译: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花儿深处的我正怀着深深的愁绪,眼泪不禁滑落。 第二联 关键词:他年、结子(比喻为子女)、悲杜、前度(即过去)。 翻译:期待来年的花开之时,能有一个孩子,就如同杜甫那样,而对过往的记忆,仍会怀念着刘阮。 第三联 关键词:人可意时无那死、物牵情处信知尤。 翻译:在人们心情愉快的时候,我们无法接受死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的题型特点,然后对全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分析把握。本题要求“逐句释义”,所以需要对全诗逐句进行解析。 (1) 信美芝兰接砌除,依然布褐共闲居:这两句是第一联,写诗人在除夕元旦之夜与友人相见,共同欣赏着美丽的自然景色。信美指美好的自然景色;芝兰即香草,借以比喻君子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