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奉慈庵红梅一株嫣然独出感而有作 万树漫山玉雪中,一株独自笑芳丛。 新妆不是缘施赤,薄怒应看近发红。 聊贬高寒遮俗眼,暂先秾艳领春风。 调羹至竟谁能事,枉窃年华媚化工。 注释: 奉慈庵的红梅,在漫山遍野的白雪中显得格外鲜艳,一枝独放,傲然挺立,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 它的新妆容并不是为了涂抹胭脂,而是为了让那些世俗的眼光看到它那淡雅的红色,就像人们生气时脸红一样。 我把它从寒冷的高山上移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通读诗歌,理解诗意,把握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重点把握诗歌的意境特点和表达技巧。同时,要结合注释与有关作品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全诗,并加以赏析。 “残年百事苦伤悲”,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概括,表明自己的一生是充满悲伤的。这里用了“伤悲”一词,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注释】 千村烟霭:形容村庄被云雾笼罩。芳丛:花丛。 疏篱:稀疏的篱笆。径通:小道通到。 阴中晴日变:指在雾气中阳光透过云层照射。 湖山断处:山与湖相连之处。 低迷:低垂的样子。新绿:初生的新叶,嫩绿色。 点缀:装点,装饰。小红:樱桃熟透时呈深红色。 安得松圆老居士:意思是希望有个能同我一样爱好梅花、隐居山林的老居士。 垫巾:旧时士大夫所戴的手巾。虎桥东:在杭州西湖之滨,陆游曾在这里读书
注释: 1. 黄门北寺狱频仍,录牒刊章取次徵。 黄门北寺:指唐朝的长安城北的万年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这里用“黄门北寺”代指朝廷。 2. 死后故应来大鸟,生时岂合点青蝇。 死后故应:死后自然应该。 3. 苍茫野哭忧邦国,寂寞家居念友朋。 苍茫:形容悲伤、迷茫的样子。 4. 痛定不堪重拭泪,清斋勤礼佛前灯。 痛定不堪重拭泪:痛苦平息后,难以抑制悲痛,再次流泪。 5. 清斋勤礼佛前灯
西山看梅归舟即事示僧弥其四 虎山桥畔好溪山,聚坞铜坑取次扳。 屐齿冲将新雨去,杖头携得老梅还。 青山对酒知谁在,白发寻春让我闲。 自此柴荆多昼闭,迟君花下或开关。 【注释】 ①虎山桥: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②聚坞铜坑:指庐山。③取次扳:随意攀折。④屐齿:木制鞋底,用来行走的。⑤杖头:手拄的手杖。⑥柴荆:柴门栅栏。⑦迟君:留您。⑧花下:指梅花盛开时。 【赏析】
西山看梅归舟即事示僧弥 其一 注释: 廿年游迹半萋迷,老去逢君又杖藜。 芳草路当春雨后,梅花村在众山西。 茶山烟雨荒新筑,铜井莓苔没旧题。 更忆盘螭桃万树,人闲何限武陵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变化,感慨万千,有感而发的作品。 首句“廿年游迹半萋迷,老去逢君又杖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二十年的游历生活的怀念和回忆。诗人年轻时曾经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各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解析】 本诗为一首咏物诗。“小院疏窗傍画阑,携来细向胆瓶看。”描写了美人将一枝梅花赠与僧人,僧人细细欣赏的情景。“端详苦爱横斜好,折赠深知㨂择难。”诗人对这枝梅花赞不绝口,称赞其形态之美。 【答案】 译文: 小院幽深的窗户傍着画栏,我带着它仔细观赏。 仔细端详喜爱那横斜的姿态,知道它不容易选择。 陪伴我的余香应该适合夜静时分,可怜它被剪去烛光对着更残。 已经懂得了春风的意思
云消鹤去不胜愁,小兆人间似可求。 朱顶巳蒙仙客号,素翎还伴老人头。 羽毛虽短谁能假,菰米方残岂自谋。 莫向华亭论声价,相经久已误浮丘。 注释解析: 1. 云消鹤去不胜愁: 形容看到云彩消散,鹤飞走的情景,引发了深深的忧愁。 2. 小兆人间似可求: 暗示虽然身处尘世,但仍有值得追求和期待的事物。 3. 朱顶巳蒙仙客号: 描述一只鹤的头部被涂上了红色,如同被仙人所宠爱。 4. 素翎还伴老人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瘗鹤之明日有鹤翔于乡园去往年鹤来之地” -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埋葬鹤之后第二天,一只鹤飞到了他的乡间家园,回到了它曾经栖息的地方。 - 注释:瘗(yì) - 埋葬。 - 赏析:通过对比鹤的死亡与复活,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轮回的哲理。 2. “一牛鸣耳宗老明翼氏购得赠余先以佳咏感而致谢” - 这里提到了一只牛,是宗老和明翼氏购买并赠送给诗人的
注释: 西山看梅归舟即事示僧弥 其三 三年噩梦已尘沙,又向东君感物华。献岁雪消迟柳色,试灯风雨妒梅花。曾赊酒券书千卷,尽放渔舟水一涯。眼底仙源在人世,春深随处有桑麻。 译文: 三年来的噩梦已经消散,我又回到了春天。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我想起了春天的景象和美好。雪融化后,柳树的颜色变得迟缓。在试验性的灯火下,风雨也嫉妒着梅花的香气。我以前借过书签来赊酒喝,现在我已经还清了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