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这首诗是诗人在耦耕堂闲居期间所作,描述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遗迹的感受。 面湖轩敞背山深,小筑依然是故林。 - 面湖轩敞:面对湖泊的轩敞建筑,宽敞明亮。 - 背山深:背靠着深山。 - 小筑:简陋的房屋或草庐。依然是故林:依然保持着旧时的景象。 清簟看棋方丈客,夜灯听雨十年心。 - 清簟(diàn):竹制的躺席。看棋:观看下棋。方丈客:客人。 - 夜灯:夜晚的灯光。听雨:聆听雨声。十年心
诗句释义:还记得当年在船上与你告别,胥江水退月亮斜的时候。 译文:还记得当年在船上与你告别,胥江水退月亮斜的时候。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特定的自然景象和时间背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诗中“拿舟夜别师”指的是作者与师傅的一次离别场景,而“胥江水落月斜时”则具体描绘了这一时刻的背景。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注释】1.五乳塔:指佛塔。2.瓣香:佛教中供佛的鲜花。3.支遁:东晋僧人,字道林。4.丰碑:指石勒的《勒祖德碑》。5.木索冠巾:指佛教徒戴头巾。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僧人憨山德清所作的四首七绝中的第三首。此诗以“身入五乳塔院”开篇,点明了自己身为高僧的身份;接着以“支遁何妨通义学,远公原是老经师”两句自问自答,表达了对禅宗大师的敬仰之情;然后通过“冰山瘴海埋身处,木索冠巾说法时”两句
注释: 庚午二月:庚午年二月份。 憨山大师全身:指憨山大师的全身。 五乳塔院:指五峰寺内的塔院。 瓣香:佛教徒烧香时,用花瓣裹着檀香木制成香炉,用来敬佛。 长句四首:指王世贞所作的四首诗。 王气宇:指王世贞的气宇轩昂。 蹴踏平欺龙象筵:形容王世贞的气势如龙象般的威严。 断取陶轮凭手掌:指王世贞的才华和能力就像陶轮一样,可以凭双手掌控。 破除弥戾等云烟:意为打破一切偏见,摆脱一切束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十五夜观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注释: - 十五夜不见月:在十五的夜晚,因为见不到月亮(可能是指天气原因或其他障碍)。 - 兔远蟾高不用愁:兔子(月中的玉兔)遥远而明亮,不必为看不见月亮而担忧。 - 浮云只在屋东头:云朵飘浮在屋子东头的上空。 - 虽虚滟滟金尊照:虽然酒杯中盛满液体,但因为酒气轻浮,所以显得暗淡无光。 - 却掩萧萧白发羞
注释: 澹景芳阴梅雨时,过云相访少人知。 淡雅的景色,芬芳的树木在梅雨季节;飘过的云彩偶尔会来拜访,但很少人知道。 红稀旧圃群蜂去,青暗重林硕果垂。 红色的花朵已经稀疏,旧时的花圃中群蜜蜂已经离去;青色昏暗的树林里,硕大的果实低垂着。 涧底流泉穿石急,松闲明月出林迟。 涧谷底部的流水急速穿越石头,松树安静地沐浴在月光下。 他年终作三休侣,乘兴先为结隐期。 到了一年结束时,我作为三个休憩的朋友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赏析: 赠张五叔维 几枝柽柳半床尘,门外青山过雨新。 送米僧来尝共食,乞花客至已忘贫。 屋如韩愈诗中句,身是王维画里人。 一曲洞箫判尽醉,桐华满地月如银。 注释: - 几枝柽柳半床尘:形容柽柳树枝繁叶茂,尘埃落满床。 - 门外青山过雨新:门外的青山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新。 - 送米僧来尝共食:有人送来大米,与和尚共享。 - 乞花客至已忘贫
【诗句释义】 十三夜: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 石城云散暮烟收,冉冉清光两白头。 坐久湖山皆得月,望穷天宇始知秋。 浴鸥汀渚层层出,没鹤溪田淰淰流。 杯酒劝君成一笑,长瓶那得更沧州。 【译文】 石城的云彩消散了,傍晚的烟雾也收敛了,天空呈现出明亮的月光,一轮皓洁的月亮高悬在天边。 我在这里静坐许久,湖光山色都披上了银装,直到天边尽头我才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湖中的水鸟在水中嬉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可分为四组,每组由四个句子组成。第一组为“凭阑风露浩难收,旋觉清光在上头”,第二组为“横揽烟峦成小筑,平临云物见高秋”,第三组为“月穿窈窕山皆漏,湖逗空明野欲流”,第四组为“尊酒相看多远思,芦花如雪记沧州”。 第一组:描述了夜晚的景象,风露浩荡,难以收敛,月光明亮,照在人的脸上。第二组
十四夜留吴门卞润甫 傍岭新成驻月楼,客来恰喜值中秋。 苦多风雨催君去,借少湖山为我留。 沧酒淡堪浇小户,渔湾浅可系扁舟。 劫灰金虎繁华梦,莫对佳晨忆二丘。 注释: ①沧酒:指酒的颜色如沧海一样深。沧,大海。 ②渔湾:指河流弯弯曲曲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之夜写给卞润甫的。卞润甫是苏州人,他与陆游同乡,也是好友。陆游曾写过《送卞子温》诗,表达了对他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