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注释】 又:再次,再度。方植之:作者的朋友。孱颜:指山色。孱,同“巉”,形容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深林:浓密的树林。步屧:徒步行走。两岁:两年。停舟:在船上停留。上三山:指长江上游的三峡。岩空:岩石空旷。松响:松树发出响声。春尽花枝着雨殷:春天过去,花朵上的露水还很多。殷,多。梦魂:梦中的思绪。江关:长江关口,此处泛指江边。千帙(zhì):书籍。 【赏析】 《又寄方植之一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阻风三山夹因偕陈硕士及儿侄游三华庵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因为遇到风浪而在三山之间受阻,因此邀请了陈硕士及其子侄游览三华庵的情景。 - “三山夹”指的是三座山峰相互环绕的地理环境,“因偕”则是因此而相聚,“游三华庵”则表明了这次游玩的地方是三华庵。 2. 岩松坞竹俯江皋,小槛凭虚散郁陶 - 描绘了岩松坞中竹林俯视江面的景象,以及通过小栏杆远眺的闲适感受。 -
【注释】: 城隍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郊。 城隍山:即吴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区。 晓踏吴山顶上来:早晨登上吴山顶来观看。 左右江湖遥会合:左右两侧的江水和江湖遥相呼应。 东南天地此徘徊:东南方向的天地在这里徘徊。 宋宫衰草烟中白:宋朝的宫殿里,满地的衰草在烟雾中显得苍白。 沧海惊雷势尽回:海水中突然传来的雷声消失殆尽。 都邑且夸今日胜:城市里的人都夸赞今天的城市胜过过去。 趾前城郭抱楼台
诗句: 1. 登松篁岭酌龙井泉与吴江郭频伽朱铁门及持衡同游及暮乃返 2. 天宇青苍秋气悲,松篁岭上拄藤枝。 3. 西湖烟景当岩下,北宋风流似晋时。 4. 龙井甘泉长不减,虎溪送客竟何之。 5. 幸逢佳士聊盘倚,月上西林隐半规。 译文: 1. 在松篁岭上品鉴龙井泉水,和吴江的郭频伽、朱铁门以及持衡一同游玩,直到傍晚才返回。 2. 天空广阔,青色苍茫,秋日的凄凉气息弥漫,我在松篁岭上拄着藤条。 3
东浦方伯邀请我与他一起游览西山,遍览诸胜后返回赋诗。 其二 海内的诗人各有其雄浑之处,有几个人真正地继承了浣花翁的衣钵? 草堂中鹅鸭与我相宜,碧海中鲸鱼却归公有。 松树和石头相互观赏着往日的岁月,烟雾云彩一同泛舟又到了秋风时节。 深知年老才遇此游最是愉快,但用已变软的笔尖来写还未能工整
【注释】 姑苏:今江苏苏州。寓公:寄居在城市中做官。衰翁:年老的男子,这里指诗人自己。胥江:今江苏省吴江县境内的一条江。胥山:位于吴江县西南,一名胥山。 【赏析】 《别张慕青吴竹堂两同年》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送别张慕青和吴竹堂为背景,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好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此身千里一飘蓬,来值姑苏两寓公”。诗人用“飘蓬”比喻自己
【注释】 九龙山:在苏州西郊,有九峰并列,故名。半塘:地名,在苏州西南。令君:指无锡人张士诚的部将潘元明,字令君。置酒:设酒宴款待。畅园:在苏州城西北,为明代著名园林。漫成:随意写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苏州通判时,在畅园中与友人潘令君饮酒赏菊时所作。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次二句写情,最后两句写意。 首联“九龙山下好园林,云物秋来涧户阴。”以写景起头,先描绘了畅园周围的环境
绝境东南偶杖筇,西湖十卧寺楼钟。 无边风月随千里,不尽溪山任万重。 樽酒偕来寻旧梦,云帆何处计前踪。 世间那有长相对,留语天涯庆此逢。 译文: 在杭州的东南方向偶然拄着筇竹杖,西湖边的寺庙和钟楼仿佛沉睡了十年。 无边的风光与月光随着千里的距离,不尽的山川与水流承载着万重的重量。 我们一起举杯饮酒寻找过去的梦境,云帆哪里可以计算前人的踪迹。 世间哪会有长久的对话,只有在这里庆祝相逢的喜悦。
孙渊如:指孙愐,字渊如(769—842),唐人。 万卷归装图:指《万善同归集》。这是一部佛教经典著作,共分四部,即《大宝积经》、《华严经》、《法华经》和《维摩诘经》。 自兴雕板易钞胥,市册虽多乱鲁鱼:指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可以大量复制,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排版不准确,使得书籍中的一些文字被错误地印刷或替换了。 君自石渠翻七略,复依官阁惜三馀:指孙浩(763—811),字景纯
《江行绝句》: 天低两岸直,风缓夹江湾。 枞阳犹未到,已见皖公山。 诗句注释: 天:天空,指视野中看到的广阔天空。 低:形容词,这里用来形容天空很低,与“天”连用构成状语,描绘了天空的宽广和辽阔。 两岸:长江两岸。 直:“直”字在这里形容两岸地势平坦,视线开阔。 风:指微风或清风。 缓:形容词,表示风力不强,轻轻吹拂。 夹江湾:江水在两岸形成的弯曲区域。 枞阳:地名,位于安徽省。 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