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晓诗歌大意,抓住关键词句,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此诗为五绝,全诗共四句。第一句“不寐闻江声”,不寐,不睡;不寐闻,听到。第二句“忆昔乘舟遍远征”,忆昔,回想过去;乘舟,乘船。第三句“和风恶浪每殊情”,和风,指顺风;恶浪,险恶的波浪。每,都;殊,不同。第四句“同舟死丧身今老,欹枕江声入皖城”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笔端神动有天随,迅速淹留两未知。 莫道匆匆真不暇,苦将矜意作张芝。 注释: 1. “笔端神动有天随”:形容书写时,笔锋灵动如天马行空,自然而然地随着作者的心意流动。"笔端神动"指的是书写时笔势生动活泼,富有变化和韵律,而"有天随"则强调这种自由自在的书写状态是与自然的天性相呼应。 2. “迅速淹留两未知”:指书写时的迅速流畅让人难以捉摸
诗句: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注释: - 帷飘白玉堂:帷幕如同由天上的细雨飘落而成,形似轻纱。 - 簟卷碧牙床:竹席仿佛是从天宫的象牙床上卷起一般,形容细雨如丝般柔软。 - 楚女:指楚地的女子,这里的“意”暗示着女子的情绪或心境。 - 萧萧发彩凉:细雨落下时,树叶轻轻摇曳发出声响,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赏析: 李商隐的《细雨》是一首描写初秋细雨的五言绝句
注释:新长出的蕉叶刚刚展露出中心绿色的叶子,而杏树上将残的半树花已经染上红色的斑点。门掩着小庭院没有客人来过,我呼唤儿子过来站在风中。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初春景色的小诗。首两句写景,第三、四句写人。“新蕉才展中心绿”,新长的香蕉叶子刚刚从土里冒出,还只是中心一片绿色,周围是黄褐色的蕉皮。“芳杏将残半树红”,早开的杏花已将谢了,只留下半树的红色,这正与绿叶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凉阶:清凉的台阶。 凉:清凉的意思。 今夕:今夜。 又:再一次。 飞萤:飞舞的萤火虫,古代诗文中常用以形容夏夜的幽美景色。 倚槛:站在窗前。 风前:风中的。 已:已经。 涕零:眼泪流下来。 人迹:人的足迹。 不如:比不上。 修竹:修长的竹子,这里指竹林。 影:影子。 每:总是。 到:来到。 中庭:庭院中央。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描写了诗人在夏夜凭栏遥望明月,不禁感慨于人世的沧桑、生命的短暂
【题画梅】 老夫对客常思卧,谁写疏枝剧可怜。 浑忆扬州唤吹笛,梅花岭上值新年。 【注释】 题画梅:题于画上梅花之诗作。“老夫”:诗人自称。“对客”:与客相对。“常思卧”:常常想卧着。“谁”:指谁写的。“疏枝”:梅花枝条稀疏。“剧可怜”:特别可爱。“浑忆”:完全想起。“扬州”: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唤吹笛”:吹奏笛子。“梅花岭上”:在扬州城外的一座山上。“值新年”:在新年时。 【赏析】
注释: 1. 留客:指挽留客人。高斋:高大的书房。西向:面向。澄江:清澈的江流。缓酌:慢慢地斟酒品尝。兰陵春酒:一种酒名。缸:盛酒器。 2. 莫厌坐深风露重,宵分圆月始盈窗:不要厌烦坐着欣赏深夜的风和露水,当月亮开始圆满时,窗户上才会洒满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留客时写的一首词,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欢迎之情。全篇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句“高斋西面向澄江”
注释:年轻的僧人轻狂侠义,年纪大了却如冰雪一样清冷。他的弟弟在蒲团上学习小乘佛法。他闲谈时说起了秣陵前日的事情,只怀疑那是六朝时的和尚。 赏析: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一位僧人的形象和行为。诗人通过描绘这位僧人的外貌、举止、言谈,展现了他的品格、学识和修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僧人的敬佩之情
诗句翻译 “本是嵚奇可笑人”: 本来的笔法真是让人惊讶,难以理解。 译文: 原本的笔法真是令人惊讶不已,难以理解。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康有为的《论书绝句·其五》,通过对比古今书法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独特见解。 1. 原文逐句释义及背景 - “本”:指书法本身。 - “嵚奇”:形容书法奇特而不凡。 - “可笑人”:意味着这种独特的书法非常有趣,让人感到惊讶。 -
【解析】 本诗为一首描写性小令,写秋日黄昏时分雨过天晴,作者在庭院中伫立良久欣赏华美的云彩。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雨过天晴,天空中的乌云已收尽,只见华彩的云彩吐露出玉钩般的美丽景色;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这美丽景象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黄昏时一场急雨刚刚停歇,天空中云彩散去,露出了皎洁的月亮,一轮明月挂在夜空,犹如玉钩般美好。久立在玲珑剔透的小石阶下,看到树梢的风声已经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