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注释:尘生的几榻上,坐着不知道时间。一灯深夜照亮书帷。江边的春天已经结束,潇潇雨声中,空荡的馆舍里花开花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独自在书房内苦读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首句写“不知”二字,既表明自己沉浸于学问而忘却时日,又暗示他为学之勤;次句写夜深灯残,以见其勤奋之至;三句写春尽潇潇,以见时序之迁;末句写馆舍空寂,花开又落,以见其孤孑之感。诗人用笔细腻
【注释】 绝句:一种有四句的七言诗。 墙头:屋墙上。 高树绿云天:高高的树梢像一片绿云飘向天空。 谢尽馀花未噪蝉:树上的花瓣已经落尽,但还没有听到叫个不停的知了。 阴移午后:阳光被遮住了。 数声啼鸟在风前:几声小鸟被风吹得在头顶上飞来飞去。 赏析: 诗人独坐在窗前,看那高高的树枝上长满了绿叶和花朵,好像绿色的云朵飘到了天上,而树上那些花儿已经谢尽,没有再发出声音。他放下手中的书卷
注释:门前有几株绿树,它们交叠在一起,我常常在这里徘徊欣赏。忽然有一只宿禽惊起,它似乎在说话。露水沾湿了树枝上的石榴花。 赏析:夏日的阳光照进窗中,映照在屋前那几株绿叶丛中的花朵上,使得绿叶更显翠绿,而花朵却更加娇艳。诗人站在门前,望着这些美丽的花朵,不由得驻足欣赏,仿佛陶醉在这美景之中。突然,一只鸟儿从天而降,落在了枝头,它似乎在欢快地歌唱,声音清脆悦耳,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在这时
【注释】 ①雄才:指杰出的人才。②锋:锋芒。③真脉:真宗,指书法的正统。④得髓:得其精髓。⑤南宗: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是书法中的“唐人法”。 【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书法。诗中说,有才能的人有时要避开前辈名家锋芒,继承前人真宗,便可以成为后人的楷模。这里强调了继承前人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 第一句:“雄才或避古人锋。”意思是说,有些有才能的人在创作过程中
【注释】 裙屐:指士大夫的衣饰。也:还。结习:旧有的积习。六朝:指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因都城建康(今南京)是六朝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江归棹的美丽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首句“如织江帆上下流”:此句以“如织”形容江面上帆船众多,如同编织般密集,展现了春天江面繁忙的景象。这里的“如织”还隐喻着人们忙碌的生活节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江帆”则是诗中的中心意象,它不仅是实景,也象征着人生的航程和希望。 2.
诗词名句通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它们或描绘自然景观,或抒发情感体验,或传达哲理思考。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姚鼐,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其作品风格典雅,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姚鼐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诗作《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
注释:藜藿,粗陋的食物。荣谢,荣华富贵。何公,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刘宋初的诗人。去复还,陶渊明多次出仕,但每次都被贬官。 赏析:这首诗是陶渊明在答客问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名利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藜藿粗营便闭关”,意思是说,我以粗茶淡饭为生,就关上门不问世事。这里的"藜藿"是古代平民百姓的饮食,"粗营"是简陋的意思,"便闭关"是说我已经关闭心门不再过问世俗之事。"几看荣谢隔溪山"
【注释】 简斋:作者的号。豫挽诗:一种悼念亡友之诗,其特点是“先发制人”,即在对方去世之后才写诗哀悼。 龙飞四载一词臣:《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唐高宗时有位名叫李峤的人担任过中书舍人、凤阁舍人等职。龙飞四载是指他在唐高宗时期任职的时间,词臣指他的官职是词臣。 吟啸江山五十春:指李峤在官场上度过的五十年春秋。 莫怪尊前为了语:不要怪我们这些老同学聚会时都感慨万分,为李峤的去世而悲痛不已。
注释:书法艺术,没有模仿古人的形模,而是自己独创的风格。书法大师王羲之被后世尊称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就是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但是到了老年,他因为鼻塞而感到痛苦,以至于不得不停止写字,这就像唐代书法家李邕因为手臂受伤而被迫停止写诗一样。 赏析:此诗是一首论书绝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书法艺术不应该模仿古人的形模,而应该有自己的风格。王羲之被誉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