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章作满家,争求珠玉散天涯。
替人未得公须住,天上宁无蔡少霞。
诗词名句通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它们或描绘自然景观,或抒发情感体验,或传达哲理思考。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姚鼐,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其作品风格典雅,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姚鼐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诗作《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 其二》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诗句原文:
一代文章作满家,争求珠玉散天涯。替人未得公须住,天上宁无蔡少霞。译文注释:
- 一代文章作满家:指的是当时社会中流行的文学成就极为丰富,各种文体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 争求珠玉散天涯:比喻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四处飘泊,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
- 替人未得公须住:意指自己虽有所作为,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或认可。
- 天上宁无蔡少霞:暗喻天界中是否也有才华出众之人,用以表达对才德兼备者的向往。
- 赏析: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广泛认可的无奈与遗憾。通过对比“珠玉”的散落与自己的困境,诗人揭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即才华横溢之士往往难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
- 同时,诗中的“天上宁无蔡少霞”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赞美。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更是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肯定。
- 整体来看,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是姚鼐诗歌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姚鼐的《简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忧不救邀作豫挽诗 其二》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整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