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屐风流贵六朝,也由结习未全销。
古今习气除教尽,别有神龙戏绛霄。
【注释】
裙屐:指士大夫的衣饰。也:还。结习:旧有的积习。六朝:指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因都城建康(今南京)是六朝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称。
裙屐风流贵六朝,也由结习未全销。
古今习气除教尽,别有神龙戏绛霄。
【注释】
裙屐:指士大夫的衣饰。也:还。结习:旧有的积习。六朝:指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因都城建康(今南京)是六朝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称。
【注释】 万里江流断:长江横亘中国,源远流长。 双崖地脉通:天门山是两山夹峙,一东一西,中间有一条峡谷。 冥冥浮积气:冥冥,形容茫茫一片。浮积气,指云雾弥漫的大气。 漠漠送长风:长风,指狂风,大风。 神州落照中:神州,指中原地区。落照,夕阳西下时余光映在水面上的景象。《水经注》说:“日出扶桑(今山东半岛东端)而人于海,初出之顷为朱明,日炎炽也;已出者为白,日稍衰也,其末则耀景属天,光晖朗曜也。”
诗句释义 1 晓过池州郭,人家傍曲溪。 - “晓过池州郭”:早晨经过池州的外城。 - “人家傍曲溪”:靠近弯曲的河流(小溪)的居民。 - 注释:"郭"是古代城市外围的城墙;"曲溪"指的是弯曲的小河或溪流。 - 赏析: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诗人行经池州城外,欣赏周边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2. 白花临岸发,青草度江齐。 - “白花临岸发”:白色的花朵靠近岸边盛开。 - “青草度江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怀古诗。诗中的“寒吹动关河”、“登台白日俄”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八月十五日夜月明之夜登高临远,面对苍茫的关河和皎洁的月色所生发的感兴。“孤云高渤碣,秋色渡滹沲”,则以“孤云”对映“沧浪”,以“秋色”对映“滹沲”。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又想到自己与友人同游黑窑厂,于是又生出“海内词人在”,而友人已逝的伤感之情来。最后两句写明月当空,鸟鹊惊飞,诗人不禁想起友人生前的往事
诗句赏析 淮阴钓台:英雄时会,功成运非 1. 人杰乘时会,功成运已非 - 解析 - “人杰乘时会”:指在恰当的时机,有杰出才能的人得以施展其才华。“乘时”,意味着利用时代的机遇;“人杰”,则强调了个体的非凡才能。 - “功成运已非”:意指当一个人取得巨大成功时,往往伴随着命运的转变或不再有利的局面。这里的“运”指个人的命运或运势,“已非”意味着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利。 2.
黟县道中 苍翠压人低,流云落大溪。 连岩𡼡草日,悬隥带阴霓。 雨歇群山响,春深万木齐。 寥寥方久立,谷鸟一为啼。 注释: 1. 苍翠:形容山林树木的绿色茂盛。 2. 压人低:形容山峰高大、雄伟。 3. 流云:流动的云彩。 4. 落大溪:流入大山之间的一条大河。 5. 连岩𡼡草日:形容山连着山,草木葱茏。 6. 悬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7. 阴霓:指乌云遮住太阳形成的彩虹。 8. 雨歇群山响
洪造深深柳读书堂图 所居江上宅,春柳万千枝。 绿径最深处,幽轩独咏时。 微风一以度,好鸟频相窥。 忽见古贤意,无言中自知。 注释: - 洪造:这里指的是作者洪造。 - 所居:所居住的地方。 - 江上宅:在江边的宅院。 - 春柳万千枝:春天的柳树有成千上万的枝条。 - 绿径:绿色的小径。 - 幽轩:幽静的书房。 - 微风:轻柔的微风。 - 好鸟:可爱的鸟儿。 - 忽见古贤意:突然之间
注释及赏析: 1. 登舻当月朏:登上船,正值月初时分。朏,即新月。 2. 鼓棹及风轻:挥动着桨橹迎接和煦的风。棹,指船桨。 3. 波浪浮春气:波涛中似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4. 星河泛夜明:银河在夜晚闪烁,光芒四射。 5. 壮情真叱驭:豪情壮志,仿佛能驱策烈马。 6. 德被光生岸:德行如同太阳一般普照众生。 7. 朝暾似已迎:清晨的阳光已经到来。暾,即日出时的光芒。 译文: 登上船时
初雪忆去年是时经潜山下 窗外闻风竹,缘阶雪遂深。 我思山谷寺,天远大江阴。 石气青霞嶂,秋声黄叶林。 更穿岩径去,应阻故人寻。 【注释】 1. 初雪:第一场雪 2. 忆:思念 3. 是时:这个时候 4. 经潜山:走过潜山 5. 窗:窗户 6. 听:听到 7. 风竹:风吹过的竹子发出的声音 8. 缘阶:沿阶梯 9. 遂:就 10. 思:思考 11. 山谷寺:位于山谷深处的寺庙 12. 天远
石钟山 挂帆初月出,风起大孤塘。 遥夜来湖口,江天寒淼茫。 石潭流激激,岩树郁苍苍。 千载元丰士,风流何可忘。 注释: - 挂帆初月出:挂上船帆,初升的月亮出现在天空中。 - 风起大孤塘:微风吹起,大孤塘的水波荡漾。 - 遥夜来湖口:遥远的夜晚,我来到了湖口。 - 江天寒淼茫:江水和天空在寒冷中显得模糊不清。 - 石潭流激激:石头上的水潭水流湍急。 - 岩树郁苍苍:岩石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
【注释】 宿松:在今安徽省。黄梅:在今湖北省。兹:《广韵》“此”字的古音。 二南:《尚书·尧典》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曰:‘予欲优之’,其此之谓乎?”孔颖达《正义》引《礼记·文王世子》:“二南者何?言王化之始,化自中发,先时后物,则其化也。” 六禅:即六祖。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禅宗六祖,即弘忍大师及其弟子惠能。 怅望停车者:指作者自己。 从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笔端神动有天随,迅速淹留两未知。 莫道匆匆真不暇,苦将矜意作张芝。 注释: 1. “笔端神动有天随”:形容书写时,笔锋灵动如天马行空,自然而然地随着作者的心意流动。"笔端神动"指的是书写时笔势生动活泼,富有变化和韵律,而"有天随"则强调这种自由自在的书写状态是与自然的天性相呼应。 2. “迅速淹留两未知”:指书写时的迅速流畅让人难以捉摸
【注释】 ①雄才:指杰出的人才。②锋:锋芒。③真脉:真宗,指书法的正统。④得髓:得其精髓。⑤南宗: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是书法中的“唐人法”。 【赏析】 这首诗主要写书法。诗中说,有才能的人有时要避开前辈名家锋芒,继承前人真宗,便可以成为后人的楷模。这里强调了继承前人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 第一句:“雄才或避古人锋。”意思是说,有些有才能的人在创作过程中
注释:书法艺术,没有模仿古人的形模,而是自己独创的风格。书法大师王羲之被后世尊称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就是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但是到了老年,他因为鼻塞而感到痛苦,以至于不得不停止写字,这就像唐代书法家李邕因为手臂受伤而被迫停止写诗一样。 赏析:此诗是一首论书绝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书法艺术不应该模仿古人的形模,而应该有自己的风格。王羲之被誉为“书圣”
【题画梅】 老夫对客常思卧,谁写疏枝剧可怜。 浑忆扬州唤吹笛,梅花岭上值新年。 【注释】 题画梅:题于画上梅花之诗作。“老夫”:诗人自称。“对客”:与客相对。“常思卧”:常常想卧着。“谁”:指谁写的。“疏枝”:梅花枝条稀疏。“剧可怜”:特别可爱。“浑忆”:完全想起。“扬州”: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唤吹笛”:吹奏笛子。“梅花岭上”:在扬州城外的一座山上。“值新年”:在新年时。 【赏析】
【解析】 本诗为一首描写性小令,写秋日黄昏时分雨过天晴,作者在庭院中伫立良久欣赏华美的云彩。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雨过天晴,天空中的乌云已收尽,只见华彩的云彩吐露出玉钩般的美丽景色;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这美丽景象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黄昏时一场急雨刚刚停歇,天空中云彩散去,露出了皎洁的月亮,一轮明月挂在夜空,犹如玉钩般美好。久立在玲珑剔透的小石阶下,看到树梢的风声已经吹过
【注释】 绝句:一种有四句的七言诗。 墙头:屋墙上。 高树绿云天:高高的树梢像一片绿云飘向天空。 谢尽馀花未噪蝉:树上的花瓣已经落尽,但还没有听到叫个不停的知了。 阴移午后:阳光被遮住了。 数声啼鸟在风前:几声小鸟被风吹得在头顶上飞来飞去。 赏析: 诗人独坐在窗前,看那高高的树枝上长满了绿叶和花朵,好像绿色的云朵飘到了天上,而树上那些花儿已经谢尽,没有再发出声音。他放下手中的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