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舟中漫兴 终朝风有常,百里溪多曲。 屡使帆起落,一若路来复。 【注释】终朝:整天。 终朝风有常:整天的风都有规律。 【译文】一整天的风都有规律,百里长的溪流弯弯曲曲。 屡使帆起落,一若路来复:多次使船帆升起落下,好像道路又出现一样。 一若:好像。 反复无常。 若:好像。 反复无常。 【译文】多次使船帆升起落下,好像道路又出现一样。 【赏析】首联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范阳(今北京)人。早年与僧融相交,后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到长江流域一带,晚年隐居长江边的石门山。贾岛的诗以五言律诗为代表,风格清淡,语言朴实,但构思精巧,章法谨严,有“孤雁出群格”之称。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夕怀 夕阳西下,西山的余光还能看出颜色。 昏暗的小窗里我整天地坐着,起身放下书卷。 巡行着屋檐边
送余伯扶重游武昌 好士如好山,不容置几席。 好诗如好士,每见辄增益。 皖中山远人士稀,爱咏清辞长面壁。 余生才名二十年,江关处处吟飘泊。 萧条秋气远归来,落枫未尽还为客。 挟册栖迟不疗贫,青山重过句仍新。 往凭黄鹄山头望,江汉风流今几人。 注释: 1.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 2.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诗歌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诗歌与人才一样珍贵。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关键词注释: 1. 念子百里外,弁影篝镫俄: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思念之情。"念"意为怀念,"子"指儿子,"百里外"指的是相隔千里之外。"弁"是一种古代的帽子形状,在这里可能代指帽檐,"影"指的是影子,"篝镫"是指营火或油灯,"俄"是一个时间词,表示不久之后。 2. 闾井岁苦饥,并日尘生𩰫: 这两句描述了家乡因饥荒而遭受的苦难
九月八日,我偕同叶治三陈硕士从弟仪筐侄彦昂谒明孝陵游览灵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园。 万事靡弗改,谁能测所终。 蒋山自齐梁,幢盖浮屠宫。 安知明祖宅,毁塔迁志公。 何怪三百年,寝阙生蒿蓬。 我来谒松下,黄槁闲霜丛。 故事识已少,今帝德良隆。 守吏卫樵苏,金碧馀穹窿。 环峰嶂东南,西眺旷青空。 郭外隐大江,杳来逝无穷。 杖策越断桥,攀跻入岩东。 密树欲无径,凉飙激榛中。 颓垣外已尽,立殿中犹雄。
注释: 1. 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 译文:南面的山峦被树木引向高处,云彩笼罩着中午时分。 2. 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 译文:我披上衣裳,走在细雨中,拄着拐杖行走在荒凉的树林外面。 3. 企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 译文:我仰望着那座建于古代的宏伟宫殿,它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时代。 4. 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 译文:庭院周围生长着青翠的竹子,红色的墙壁显得破败不堪。 5. 危阁堕泠风
答王生 古人不见今,生世恻怆多。 幸逢贤哲知,交臂倏已过。 乡耋盛文行,孟韩绍同科。 四海士仰流,踵门肩相摩。 嗟余生晚矣,始冠贽庭阿。 继见曾几时,奄复从虞歌。 所承得线霤,洪流逝江河。 况复久遗忘,髟领垂衰皤。 犹欲抱残缺,为昔扬其波。 岂不愧謏闻,稍足异传讹。 顾恨学非优,身名一么么。 时髦策远骛,高闳冠峨峨。 孰干薮泽下,而为焦朋罗。 坐是卧蓬衡,缄闭如螷蠃。 邈隔后来贤,朱墨方研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登牛头山夜宿幽栖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昨雨竟夕䢅未休,与君宿约登牛头。 昨晚的雨竟然下了一整天还没有停歇,我们约定一起去登牛头山。 2. 我怯欲止君意锐,中道稍幸霾云收。 我有些胆怯想要停止,但你想继续前行;中途幸好乌云散去。 3. 山阴转至南涧曲,佛宫上倚云峰稠。 山阴转向南面的山谷,佛宫高耸在云层之上。 4. 八门阶磴凿苍翠
良医行赠泾阳张孝廉 自古良医多出秦,孝廉晚出当其伦。 授受无从古术绝,山川灵异能通神。 一战燕山屈群士,殿侧裁文奏天子。 谓知弓冶继家声,孰料刀圭起人死。 江山地有金陵壮,万室曾城压江上。 乃翁强项困为宰,令子活人譬良相。 经营智出非禁方,痛瘝情切方无恙。 老夫卧病常兼旬,赖子每过情愈亲。 已信发蓍遄有喜,况闻快论伛可伸。 君家孝友称义门,诏书褒使薄夫敦。 乃翁行古非俗吏,馀庆那不遗后昆。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 昔有淮淝帝王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殿 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姚鼐的《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通过描绘瞻园松石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感慨。诗中的“瞻园”位于南京,是陈东浦方伯的府邸。诗人在此地观赏松石,被其美景所吸引,遂创作了这首诗歌。下面将围绕诗歌内容展开详细解析: 1. 历史背景:瞻园松石歌的创作背景发生在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