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淮淝帝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
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
是时招徕天下雄,游赏时与匹士同。
谋画纷纶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
蒋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
君臣际遇自当年,景物萧疏成异世。
我朝奄抚江南陲,大功坊设行省司。
人言江宁使院天下冠,日月烟霞生古姿。
翠华临锡瞻园字,松石光辉又一时。
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尝擅。
渔洋司李为题诗,贱子少年曾一见。
四十年来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坛县。
呜呼于文襄,没乃返故乡。
何尝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
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销磨多慨慷。
岂如使院长清秘,冠盖频夸松石异。
自昔元依天子家,于今尚托诸侯帅。
使君动法前贤事,文章可传政可嗣。
倚石松前听松吹,谢公哀乐羊公泪。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
昔有淮淝帝王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殿
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
此诗出自清代诗人姚鼐的《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通过描绘瞻园松石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感慨。诗中的“瞻园”位于南京,是陈东浦方伯的府邸。诗人在此地观赏松石,被其美景所吸引,遂创作了这首诗歌。下面将围绕诗歌内容展开详细解析:
- 历史背景:瞻园松石歌的创作背景发生在清朝,当时陈东浦方伯负责管理瞻园。这首诗不仅是对陈东浦方伯治理瞻园的颂扬,也是对南京这座历史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
-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瞻园的美景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诗中提及的“蒋山南徙”和“三品石徙金坛县”,反映了南京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 文化意义:瞻园松石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 现实价值:瞻园松石歌的现实价值在于其对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通过对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进行研究和传承,可以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为现代城市的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教育意义:瞻园松石歌在教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审美体验:瞻园松石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它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力量,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瞻园松石歌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且其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使其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