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根据题目要求,抓住相关词语理解诗句意思;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译文和注释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最后分析原因。本题中第二句“三衣藏服冔”中的“冔”是关键,应理解为“包裹”“装裹”的意思,意为“三袖”,指僧人披在身上的长袍。第三句“一钵寄餐薇”中的“薇”是关键词,“薇”是一种植物,这里指一种野菜。第四句“名姓尘寰灭”中的“名姓”是关键词
葆光寺 一径循修竹,高低杳霭闲。 秋风深院桂,寒色寺门山。 龙象来居少,鸦乌暮语闲。 故人馀隐迹,孤杖此追攀。 注释: 1. 葆光寺: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灵隐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 2. 一径循修竹:一条小路蜿蜒在茂密的竹林间。修竹:修长挺拔的竹子。 3. 高低杳霭闲:高高低低的竹子间弥漫着宁静而神秘的气息。杳霭:形容云雾缭绕、景色模糊。 4. 秋风深院桂:深秋时节
【注释】 雒:水名,在陕西。 津:渡口。 枫落:指秋日落叶。 书策:书籍与文卷。 羁身:被官家拘系。 将尊:即把酒。 相邀:请客。 辰:时间,此处指一天。 赏析: 此诗是诗人因被贬为永州司马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安慰。 第一句“秋阴不成雨”,写秋雨未至,天气阴沉,没有下雨的迹象。第二句“黯黯望空津”,表达出诗人站在渡口望着远方的景色感到惆怅的心情。第三句“枫落初寒水”
《张吕环选胜图》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词,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卷。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1. 何处龙眠胜,无如太傅坟:这句诗通过“何处龙眠胜”提出疑问,表达了对某个美景的向往。而“无如太傅坟”则表明这种美景难以超越或比拟,暗示该景位于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如帝王陵寝等。 2. 岚光千嶂合,泉响四边分:这里用"千嶂"形容山脉重叠,如同千万层屏障,"岚光"则指山间的云雾和阳光
鹫峰寺 寂寂青溪水,萧萧祇树园。 江潮春入郭,海月夜当门。 银杏风前活,金容世外尊。 陈隋销落后,来听道人论。 注释: -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 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 - 祇树园:指寺院周围的园林。 - 郭:古代城市周围修筑有城墙的地带,这里泛指南北地区。 - 金容:指银杏树的金色树叶。 - 陈隋:指南朝的陈和隋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鹫峰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种宁静
【注释】: 秣陵: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 津:渡口。 秋风:秋风。 中流:江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秣陵城外的长江岸边送别友人时所写。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惜别之情。 首句写江边景色,“秣陵城外水”,点明地点;“空远动离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次句写送友的场景,“楚泽同津去”,写出了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景;“归帆隔浦深”,写出了送别的场景
译文: 十二月二十日,我拜访了方天民在龙眠。 寒空欲雪雨霏微,草径孤筇傍石矶。 碧玉山围修竹宅,梅花时叩故人扉。 苍茫旧事谈尘劫,寂历新诗近道机。 更约小桃红破后,来餐春涧蕨芽肥。 注释: 1. 嘉庆:清王朝年号,这里指作者的生年。 2. 辛酉:指清朝嘉庆年间的一个年份。 3. 癸卯:指乾隆五十三年(1788),一个对作者来说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他出生。 4. 方天民:名字,可能是作者的友人
【注释】繁昌:即繁昌县,今属安徽。三华庵:位于繁昌东郊。山若建:即僧山若,字建山若,明进士楚人。楚,指湖南。国变后为僧,塔在庵左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繁昌游览时写的一首游寺诗。全诗紧扣题目“阻风”,从游寺的实景和心境上落笔,以青山、绀宇、江影、花光、峰巅、门庭、风潮等景象入画,以不厌风潮阻、频为净院寻等诗句抒怀,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虔诚礼佛的情怀。 首联两句写游寺的实景,青山缘曲径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写诗人游览石湖草堂,感叹历史变迁,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首联写诗人来到石湖草堂,是为了寻访昔日的石湖祠宇;颔联写眼前的景色依然如故,但人事已非;颈联写石湖草堂的幽静美景;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惋惜。 “昔为祠宇记,今访石湖园。”这二句是说诗人来到此地,是为了寻访石湖祠宇,也就是为了缅怀古代的历史。石湖祠堂,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岸,是纪念唐代伟大爱国诗人白居易的
【注释】江上来兴甲,宫中失委裘:来兴是唐朝诗人王建号。甲子年生,字乐天(779-846)。他因刺言事得罪唐武宗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任忠州刺史。“甲子”,即甲子年。江州,今江西九江。 宫中失委裘:宫人丢失了皇帝的衣服。委裘,指衣服。 升朝君难靖,建刹母恩酬:升朝,指朝廷。君,指皇帝。难靖,难以安定。建刹,建寺。母恩,指皇太后。酬,报答。 风物长千古,云山短发秋:风物,指自然景物。风物长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