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注释 - 不见深岩桂:指在深山中看不到桂花。 - 微风谷口香:形容微风吹过山谷口时,带着淡淡的清香。 - 披云:指拨开云雾。 - 过石径:走过石头铺成的小路。 - 听涧:听到溪水的声音。 - 穹壁:高耸的山峰。 - 环林:环绕着树林。 - 地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流声等。 - 明处士:明亮的隐士,这里指隐居在深山中的贤者。 - 偃蹇:形容人的姿态高傲。 - 待:等待。 译文
诗句释义及赏析:《江南榜发同居诸友多被落感叹成咏》是姚鼐在清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姚鼐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他们未来的祝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他们未来的祝福。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自己对于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注释】 三月:春三月,即春季。莺花:指春天的黄莺和盛开的花朵,也泛指春天景色。尽:完。江村:指江边的村庄。亭午:中午,正午。阴从亭午合:太阳在正午时与云气相合,形成乌云。风挟暮潮留:傍晚时,江面被大风激起的波浪使潮水停留。㑴厓(yā):山崖上。寒声:冷清的声音。益:增加。缆:系船用的绳索。 【赏析】 《复阻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山水风光以及作者的羁旅之情。首联写景
赠释妙德曾作《老子疏》者 上人杭越秀,携笠到江边。 宴坐苔生地,谈空花雨天。 道场随里舍,法性寄诗篇。 了悟无人相,何妨解又玄。 注释: 1.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2. 杭越秀:指杭越地区的秀丽风光。 3. 携笠到江边:拿着斗笠走到江边。 4. 宴坐:静坐。 5. 苔生地:长满了苔藓的地方。 6. 谈空:谈论佛教中的“无我”、“空”等观念。 7. 道场:佛寺或修行场所。 8. 法性
【注释】 游瞻园和香亭:游,游览;瞻,观览;园、亭都是游览观赏的地方;和,同;香亭,名胜古迹。同年兼呈东浦方伯及在坐诸君:同年(科举考试中同一科甲的人),方伯,官名。在坐诸君,在座的诸位。八首:指《游瞻园和香亭》一诗中的八首。夙愿钟陵下:夙愿,早有的志愿;钟陵下,地名。钟陵,地名,今江西南昌市。茅茨架薜萝:茅茨,草屋。薛萝,一种蔓生植物。比喻简陋的房屋。卜邻人有几:卜邻,占卜选择住宅位置;人
注释: 开第从徐氏,元功得赏延。 飞龙天子去,乔木世臣传。 室榻神疑在,山亭迹邈然。 时将青简事,回忆绿尊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对徐氏家族的赞美和对其功绩的敬仰之情。首联“开第从徐氏,元功得赏延”直接点明徐氏家族的开基之地和其元勋之誉;颔联“飞龙天子去,乔木世臣传”则描绘了王朝更替之际,徐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及其世代传承的荣耀;颈联“室榻神疑在
注释: 诸君罗俊藻,野客与追陪。:各位是罗俊藻,野客也是你们。 地下鱼争出,天边鹤亦来。:地下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天边的仙鹤也来到了这里。 朱颜今已过,笑口古难开。:如今我的容颜已经老去,古人的笑容很难打开。 岂恤狂言发,频当覆酒杯。:我不在乎那些疯狂的言论,我会频频地喝上一杯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瞻园和香亭时写给同时参加宴会的东浦方伯及在坐诸君的。全诗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日月双轮迈,文章一管窥。 劣容留后死,敢谓使先知。 求子才宁易,从余志亦奇。 深山有神会,何异接披帷。 注释:日月双轮迈,文章一管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日月的运转如同车轮一样,而文人的文章只能通过一根笔来观察。这里的“日月”和“车轮”都是比喻,用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文章”是指文人的文才和作品,“一管”则是指文人手中的笔。整句诗表达了文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劣容留后死
高轩开夏气,幽槛剩春花。 萝翠升还坠,松声壮不哗。 褰衣穿数曲,当席眺千家。 未觉淹留久,江天送落霞。 注释: 1. 高轩:高大的马车或车子上的车篷。夏气:夏天的气息。 2. 幽槛:幽静的小门、深长的通道或者小园中的亭阁等。剩春花:剩下的春天里的花朵。 3. 萝翠:指藤萝。萝:一种植物名,常绿攀缘灌木。 4. 松声:松树枝条发出的声响。不哗:不喧嚣。 5. 褰衣:撩起衣服。数曲:几处曲折。 6.
【译文】 袁凯、张华两位画家,同在游瞻园中绘画。他们相互交换鞋子,天下的才子们都来参加雅集。他们共同创作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墨汁洒满了整个画面。可惜才艺不济的人只能害怕地挥动着长笔。 【注释】 ①游瞻园:游赏园林之地,这里指王守仁与同僚游赏园林的场所。 ②袁张:指袁凯、张华两位画家,同场竞技。 ③交履舄:交换彼此的鞋子。履为鞋,舄为足下的软底鞋。 ④海内:这里指全国各地。 ⑤雅集:高雅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