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
蠡浦急兮川路长,白云重兮出帝乡。 蠡湖的波涛急速,通往远方的道路漫长, 白云缭绕在天空,仿佛是从天堂中飘来。 平原忽兮远极目,江甸阻兮羁心伤。 辽阔的平原突然展现在眼前,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忧伤。 江边的小洲阻挡了我前进的脚步,让我感到心力交瘁。 树庐岳兮高且峻,瞻派水兮去泱泱。 巍峨的庐山矗立在前方,派溪之水清澈见底。 我向往那里的生活,但又感到路途遥远。 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杂句春情诗 蝴蝶飞舞黄花紫燕相追。杨柳低垂,露珠飞溅,如尘土般纷纷落下。 已经看见鱼儿被钩挂到绿树梢,知道淇河的水流沾湿了罗衣。 两个儿童在车子旁不停地询问,五匹马在城南还未归来。 黄莺啼叫,春天就要飞逝,不要空空关上了门。 译文: 春日里蝴蝶和黄燕子相互追逐,花落柳垂,露水飞扬。 我见到鱼儿被钓钩挂在树上,知道淇河水流沾湿了罗衣。 两个孩子在车旁不停地问,而五匹马还在城南未归。
【解析】 “枝云间石峰”的意思是:枝丫在云间,石峰耸立。“脉水浸山岸”的意思是:溪水蜿蜒流淌,淹没了山的岸边。“池清戏鹄聚”的意思是:池水清澈,天鹅嬉戏,聚集在一起。“树秋飞叶散”的意思是:树叶飘落时,像秋天一样纷纷扬扬。 “赏析”: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景:在云中高悬的山峰上,有岩石耸立着;山下溪水潺潺,流经山脚。颔联写物:水面清澈,几只天鹅戏水;树木萧瑟,落叶纷纷。颈联写人
. 咏雪诗:这是一首以雪为主题的诗歌,通常在中文文学中,雪常被用作描绘自然美景的元素。 2. 盐飞乱蝶舞:描述雪花飘落如同蝴蝶在空中飞舞的场景,盐在这里比喻为雪花,而"乱蝶舞"则是形容雪花落下的动态美。 3. 花落飘粉奁:这里的“粉奁”是指盛放花瓣的盒子或容器,当花瓣落下,就像被风吹散的粉末洒落在上面。 4. 奁粉飘落花:这里的“奁粉”指从“粉奁”(即花瓣盒)中飘落的粉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登山马”,登山马,指代骏马。“间树识金装”,树木掩映之中,隐约可见马鞍上镶嵌的金色装饰。 “草合宜鞯短”,草丛茂盛,适合马穿短鞯。“影转见鞭长”,随着马匹影子的转动,看到马鞭长长的身影。 “何殊八公岫”,哪里比得上八公山的秀美呢
注释: 花中蜡烛,仿佛与人心意相同。 想起她啼哭时流到膝上的泪,烛火摇曳,落在地上的烛泪与花相映成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花中烛”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湘东王妻子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烛光、烛泪、烛焰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首句“花中烛”,点出了主题——蜡烛。接下来两句,诗人用“似将人意同”来形容蜡烛与人的心意相通,这既是一种比喻,又是一种象征
注释:淮水潮起潮落,春日的堤岸杨柳覆盖着河桥。我还没来得及擦去眼泪,就听到玉佩声传来了消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萧侍中子显分别时所作。诗写离别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首句“可怜淮水去来潮”,用一“去”字,写出了淮水潮起潮落之频繁,也暗示出自己心情的起伏。第二句“春堤杨柳覆河桥”,则写出了春天堤岸的景色。第三句“泪痕未燥讵终朝”,既写出了离愁别绪,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 “回水浮轻浪,沙场弄羽衣。” - 解释: - “回水”可能是指水流回转,或者水面因风浪而泛起的细微波动。 - “浮”表示水花四溅,轻盈如羽毛。 - “轻浪”描绘了波纹轻柔,仿佛是羽毛轻轻飘动。 - “沙场”可能指开阔的沙滩或是战场。 - “弄羽衣”形象地描绘了鸟类展翅飞翔的情景,羽毛如同衣服一般随风飘扬。 次句 “眇眇随山没,离离傍海飞。” - 解释: -
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1. 娇情因曲动,弱步逐风吹:“娇情”指的是女子的娇媚与柔情,“曲动”则是指音乐的节奏带动了她们的情感。这里的“弱步”,意味着女子轻盈的步伐随着音乐的节拍起舞。"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轻柔、流畅的氛围。 2. 悬钗随舞落,飞袖拂鬟垂:“悬钗”可能是指古代女性佩戴的一种装饰品,通常用金银制成,悬挂在发髻上。“舞落”形容其随着舞者的动作而摇曳飘落
注释:离别观赏的葡萄藤上结满了果实,江南的豆苗生长在一起。无情无意还像从前一样,有心有恨却只能徒然地分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萧侍中子显春在春日别离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画面,葡萄藤上的果实和豆苗都长在了一起,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即使分别也不会改变。然而,诗人却在后两句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无奈之情。他感叹道:“无情无意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