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
雪朝诗 《雪朝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以及作者对雪景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译文: 天空中的云彩凝聚成暮色,严冬的阴霾笼罩着广阔的大地。 梅花凋零如同散落四散的水珠,雪花飞舞如同二重瓣的花朵。 梅花的枝条断裂似乎要连接起来,而雪花在空中分飞又好像在互相追逐。 已经看见池塘的影子变得混乱,再次看到帘幕上的珠子被雨水打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概括中心思想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及情感。此诗是诗人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首联“浮梁既冲崄”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冲”“信可陵”表明江水奔流湍急的气势。颔联描写桥上景物:桥上石壁高悬,河水奔腾;桥跨两岸之上,如欲凌空飞渡。颈联写桥下的景色:桥下云雾朦胧,映入水中
注释: 晚霜如细雪飘飞,落在银白色的砾石上。 云朵被风轻轻吹动,似乎还未完全散开。 雪花落入水中,没有积累成堆,而是随着风势再次飘起。 思念之人正在绣着黄色的绢帛,而温娇则在玉镜台上梳妆打扮。 看到梅花,人们会说:“这花不能用来插在头上。” 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春雪”为题材,诗人从自然现象入手,描绘了一幅清丽的早春景色。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点题
【注释】 景落商飙靖:景象清静。 四郊:四方的郊区。 偃蹇(yǎnjiǎn):形容山峰高耸,曲折连绵。 游扬:飘扬的样子。 水纹城上动:水波在城墙上荡漾。 竟微共治功:竟然没有共同治理国家之功。 空卧:徒然地躺卧、闲着。 淮阳秩:淮南郡的赋税,指俸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景色和抒写隐逸之情的小诗。首句写日出时分,曙光初照,天空晴朗,万物肃穆。次句写旭日普照之下,远山近水都显得十分宁静
【注释】 和林下妓应令诗:指宴会上吟咏的诗。林下:指林泉之下,即隐士的居处。应令:应歌令,古代宴集时的一种助兴娱乐节目,由歌者或词人即席赋诗,以供应歌之用。 炎光向夕敛:夕阳西下,炎炎热烈的阳光逐渐收敛。 促宴临前池:在靠近前面的池塘边举行宴会。 泉将影相得:泉水与影子相互映衬。 花与面相宜:花和脸面互相适合。 篪(chí)声如鸟哢(kòng):乐器篪发出的声音像鸟鸣一样悦耳动听。 舞袂写风枝
【注释】 拟:仿效。落日窗中,即指在夕阳下坐看。 杏梁:红色的梁柱。斜照:阳光斜照。馀辉:指太阳的余光。映:照射。 美人:此处指自己。脱:解开。宝钏:古时妇女的一种装饰品。向镜,谓对着镜子。理:整理。纨(wán)巾:古代一种细薄有花纹的丝巾。 游鱼:泛指鱼儿。动:游移不定。池叶:池塘里的荷叶。 舞鹤:泛指飞鸟。散阶尘:飘落于台阶之上。 空嗟千岁久,愿得及阳春:徒然感叹岁月之长久
【注释】 1. 梅:此处指腊梅,是梅花的一种。 2. 讶:惊讶,惊异。 3. 竞:争。 4. 下枝:梅花枝条的下部。 5. 高枝:梅花枝条的上部。 6. 羞:因娇弱而感到不好意思。 7. 露:花骨朵儿。 8. 相让:互相谦让。 9. 腰羸:瘦弱。 10. 须:一定要。 11. 彩:彩色的纸剪成的花。 【赏析】《雪里觅梅》一诗,写诗人在雪中寻觅梅花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晚日后堂诗 【注释】 后堂:指后妃的居所。 幔阴:窗帘遮映的光影,也指室内的幽暗。 碧砌:青砖砌成的小台阶。 城隅:城墙的拐角处。 岸柳:靠近水边的柳树。 窗桃:窗户边摆放的桃花。 细跗:指花落时花瓣轻盈地飘落。 蛱蝶粉:蝴蝶落在花瓣上留下的粉状痕迹。 竹翳蜻蜓珠:竹叶遮蔽着蜻蜓像珍珠似的眼睛。 赏心:赏玩美好的景色心情。 无与共:没有人可以共享。 染翰(han 4声):写信,书写。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流辉入画堂,初照上梅梁。"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照进画堂的情景,以及梅花在月光下的影子。这里的关键词是“流辉”、“画堂”、“梅”和“梁”,它们都为这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古典的美。 "形同七子镜,影类九秋霜。"这两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这里,“形同七子镜”可能指的是月亮的形状像镜子一样,而“影类九秋霜”则可能是将月亮的影子比作秋天的霜
夜听妓诗 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何如明月夜,流风拂舞腰。 朱唇随吹尽,玉钏逐弦摇。 留宾惜残弄,负态动馀娇。 注释: 1. 合欢蠲忿叶:合欢树的叶子可以消除人的愤怒。 2. 萱草忘忧条:萱草可以使人忘记忧愁。 3. 何如明月夜:与明月之夜相比如何? 4. 流风拂舞腰:清风拂过身体,如同抚摸着舞者的腰肢。 5. 朱唇随吹尽:红润的双唇随着吹气而消失。 6. 玉钏逐弦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