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叶黄
【解析】 本诗为七言绝句。首句写景,颔联、颈联写农家生活,尾联写战争背景。“南村不见冈”,意思是在南边的村子里再也看不到山冈。“未上场”指没有上集市的货,“十顷强”意即有十顷地的产量。“豕啼豚咿咿”,意思是猪在叫,小牛在哞哞叫,“衔角复衔萁”,意思是猪在嚼着豆叶吃,小牛在啃着豆叶吃,“穰穰何膴膴”是说豆叶又多又厚又好吃。这四句写农民丰收,生活丰足。“要汝杀贼去”,意思是你要去杀贼,这是官家的话
【注释】1.豆叶黄:指豆菜。唐宋时称豆菜为“豆叶菜”。2.金鸭犹残昨夜香:指用金鸭炉烧香,香烬尚存。3.柳际风来月满廊;在柳树的间隙间吹来了一阵风,月光洒满了走廊。4.鸳鸯:鸟名,雌雄常成对地生活在一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梳妆打扮、洗浴后在月夜下漫步的词。全词语言通俗明白,形象逼真生动,把一个闺中女子的情态刻画出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注释】 豆叶黄:用《诗经》“采采蕰蕰,薄言采之。”来比对豆叶的黄色。 忆王孙:词牌名,多写离别之情。 玉箫:指箫管,泛指音乐。 风外一声清:风吹过箫声,如出天外,十分清晰。 粉面婵娟月对明:美人的脸庞像月亮那样明亮、美丽。 紫府:神话中天帝所居之处,也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楼台:高楼和平台。 夜不扃(jiōng):夜晚不用关门。 羽衣:仙女的衣服。 双鸾(quán)谒帝庭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要求学生既要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又要了解有关文学常识。本题中,“豆叶黄/忆王孙”是第一句,“林花着雨褪胭脂”是第三句,“笑微微”是第四句,最后一句是第五句。 【答案】 (1) “对镜”句:诗人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略皱眉”句:略皱一下眉头。“笑微微”句:微笑的样子。(2)译文:雨后的林花已经褪去了原有的色彩,就像人的脸一样,变得苍白起来,而双桃却还结着果子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遮”“满”等字的书写。 【答案】 ①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拢着、慢慢捻着、轻抹一下又挑一下。②小令(小曲):一种短小的歌曲。③石州:指唐代教坊乐部中的石州调。④一寸横波入鬓流
【注释】 芰(jì)荷香外一声蝉。 芰荷:荷花。芰,同“楫”,一种水生植物。 风撼琅玕惊昼眠。 琅玕(láng gān):玉的一种,比喻美玉。 刻:用刀刻字。 诗:指题在荷花上的诗句。 小神仙。 小神仙:指诗人自己。 对倚阑干月正圆。 对:对着。 阑干:栏杆。 赏析: 《豆叶黄·芰荷香外一声蝉》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描写一个美丽的夏日夜晚,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对于美好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译文是: 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无主。 一个鱼儿无觅处,风和雨,玉龙生甲归天去。 释义: 二月的江南山水路上,李花已经零落凋谢,春天仿佛失去了主人。 一条鱼在水里无处可去,只有风和雨相伴,如同玉龙生甲般飞向天空而去。 注释: 1. 豆叶黄:指李花。 2. 二月:春季二月。 3. 江南山水路:泛指江南一带的水边道路。 4. 零落:凋谢。 5. 春无主:春天好像没有人来管束。 6.
丁冬玉漏又三更。雨滴檐铃不耐听。小坐无人掩画屏。 听声声。点滴空阶直到明。
春风席里客常留。 狂吟无教一石休。 吟取新诗换酒筹。 十年游。 白发重寻人在不。
才寻南陌又西洲。 野草桥边看水流。 一树斜阳对小楼。 有同游。 乍变朱颜今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