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题目为《暹国回使歌》。诗中描述了江东先生的远门扣门、高秋夜静客不寐以及东南岛夷三百六等景象。同时,还提到了暹人云是赤眉种、先皇在位历五载、方今圣世沾德化等历史背景。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 江东先生远扣门(江东先生远叩门):江东先生远来叩门。 - 口诵暹国回使歌(口中诵读暹国使者的歌):口中吟诵着暹国的回使之歌。 - 歌词激烈声滂沱(歌词激昂澎湃):歌声激荡
诗句原文 同镇阳李先辈登临川拟岘台 楚塞萧条客复来,已无秋渚藕花开。 西风旷野孤城出,落日空江白浪回。 山似襄阳非故国,地连吴会有高台。 南游万里频回首,潦倒徒伤贾傅才。 译文注释 1. 诗题背景:《同镇阳李先辈登临川拟岘台》是元代王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同僚一同登上临川的拟岘台,眺望壮丽山河的景象。 2. 诗意解读: - 首联“楚塞萧条客复来,已无秋渚藕花开。”
这首诗是王维在长安期间所作的,他以诗的形式赞美了长安的美景。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解释: 1. 主家池馆临官道,门对琅玕如海岛:这里的“主家”指的是主人的居所,也就是文人墨客们常去的地方,而“池馆”则是他们聚集、交流的场所。诗人描绘了一幅画面,主人的居所紧邻官道,门前有如岛屿一般的树木,形象生动。 2. 弟子读书编绿蒲,词人琢句思芳草:这两句描述了文人学子和词人的日常生活
明月楼次王碧虚韵 王子吹笙醉未休,绝怜夜半思真游。 河流横绝三千里,月色斜分十二楼。 湘浦春回修竹暗,平山梦断晓云稠。 婵娟不似当年貌,门掩西风紫桂秋。 注释: 王子:指王子晋,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子吹笙:形容王子晋在月光下吹奏笙乐的情景。 醉未休:形容他酒醉的状态。 湘浦:指湘江之浦。湘浦春回:形容春天的景色。湘浦,指湘江之浦,是湖南境内一条著名的江河。湘江之浦春回,描绘了春天时湘江之浦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默写与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晖”“稀”“寒”的写法。 【答案】 ①南园:即《南园六首·其一》《其二》。②晖:阳光。③稀:稀少,不盛。④寒:寒冷,指秋虫。⑤飞
【注释】 古县:指旧县。青山里:青山中。鳌溪:即鳌江,在浙江省。 溪桥:溪边小桥。残雪:指春日融化的雪水。沙明:沙滩明亮。市散:集市散去。夕岚:傍晚山岚。仙洞:神仙居住的地方。更声:报更的声音,即夜钟。微禄:微薄的俸禄。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孔掾之鳌溪的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无华。首句“古县青山里”,点出鳌溪所在地;次句“溪桥春水流”,写出了春天溪流潺潺的美景;第三句“沙明残雪在”
注释:仙岩上,我正在喝酒,杏花红艳如醉。满地都是金色的波涛,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洞底的香气飘散,灵气四溢,游人都在紫云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饮酒赏景的愉悦心情。首句“仙岩酌酒杏花红”,以“仙岩”点题,将诗人的所见所感形象化,使诗歌充满神秘色彩;次句“满地金涛日上东”,以夸张手法,写出诗人对美景的感受和赞美,使诗歌富有感染力。最后两句“洞底香风散灵气,游人都在紫云中”
江东先生远扣门,口诵暹国回使歌。 高秋夜静客不寐,歌词激烈声滂沱。 东南岛夷三百六,大者只数暹与倭。 暹人云是赤眉种,自昔奔窜来海阿。 先皇在位历五载,风清孤屿无扬波。 方今圣世沾德化,继进壤贡朝鸾和。 紫金为泥写凤表,灵龟神象悬鸣珂。 彤庭怀远何所赐,黄骊白骆兼青騧。 卉裳使者钱唐客,能以朔易通南讹。 遥授将军领州牧,拜舞两颊生微涡。 楼船归指西洋路,向火夜夜瞻星河。 金鸡啁哳火龙出
主家池馆临官道,门对琅玕如海岛。 弟子读书编绿蒲,词人琢句思芳草。 忆昨送客悲年华,隔帘微雨东风斜。 春光满眼忽自醉,墙西一树樱桃花
仙岩酌酒杏花红,满地金涛日上东。 洞底香风散灵气,游人都在紫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