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
注释: - 芙蓉照水:芙蓉花在水面上,倒映出美丽的景色。 - 桂香飘:桂花的香气飘散在空中。 - 车马纷纷度六桥:道路上的车马络绎不绝,穿过了六座桥梁。 - 锦幔笼船:船上用精美的帷幔装饰着。 - 人似玉:人们如同美玉一样珍贵。 - 隔花相对:隔着花朵相对而坐。 - 学吹箫:学习吹箫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繁华的景象。首句“芙蓉照水桂香飘”形象地展现了西湖的美景
【注释】 1. 溶溶漾漾:水波荡漾的样子。粼粼:形容水光闪烁,明净如镜。 2. 船去船来不碍人:指船只往来穿梭,而不会妨碍行人。 3. 中官:宦官。传上旨:传达皇帝的旨意。上旨: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4. 内家:皇宫。宣赐:下诏令赏赐。玉堂春:唐时宫中女乐的一种。 【赏析】 此诗首句“溶溶漾漾碧粼粼”是写西湖湖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美景,为全诗定下了欢快明丽的基调。次句“船去船来不碍人”
【注释】 帝城官妓:京城里的官妓。出湖边:指来到西湖边。尽作军装:把她们全都打扮成了军人的样子。斗画船:比划着要和画船上的人比赛。夺得锦标:夺得了锦标的第一名。权遗喜:暂时忘却了忧愁。金银关会:指用钱财打通关节。赏婵娟:用财物来贿赂美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杭州妓女所作的题咏。诗中对妓女们进行了赞扬,说她们“尽作军装”,“夺锦标”的场面,是她们“暂忘忧苦”的欢欣鼓舞。诗人认为她们“权遗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中,“王孙”指的是贵族公子,借指诗人自己;“挟弹打鸳鸯”的意思是用箭射杀鸳鸯。“红藕花前世界凉”,意思是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感受到世界的清凉。“揭起蓬窗弄湖水,潜螭双眼射金光”的意思是掀开篷窗玩弄湖水,鱼儿的眼睛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 (1)王孙
注释: 1. 月香水影逋梅白:月光如水,湖水映照着逋梅的影子显得白色。 2. 雨色晴光坡柳青:雨后晴天,山坡上的柳树显得翠绿。 3. 一个销金锅子里:一个装满了金银财宝的锅里。 4. 舞裙歌扇不曾停:舞动着裙摆,挥动着扇子,没有停止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夜景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融为一体
去路迢迢入两当,三千三百到华阳。 黄花川上黄花驿,千百猿声断客肠。 注释: - 去路迢迢入两当:指前往凤州的道路遥远且艰难。 - 三千三百到华阳:形容距离之遥远和旅途之艰辛。 - 黄花川上黄花驿:描述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千百猿声断客肠:形容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长途跋涉进入偏远地区的艰难过程和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
诗句释义: 1. 两鬓萧萧不耐秋 - 描述诗人年老体衰,无法忍受秋天的寒冷。 2. 兴来今日谒公侯 - 指诗人今天兴致勃勃地去拜访公侯(可能是指权贵或上级官员)。 3. 舞馀燕玉锦缠头 - 形容宴会结束时,人们用丝帛裹头的情景。"燕玉"是一种贵重的丝织品,"锦缠头"指的是用锦绣包裹头发。 4. 又著红靴踢绣毬 - 在宴会结束后,诗人穿着红色靴子踢球玩耍。"绣毬"是古代的一种球类玩具
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 烟雨楼台僧占了,西湖风月属吾侬。 注释: - 南高峰、北高峰:指的是杭州的南北两座名山,分别位于西湖的南北两侧。 - 十里荷花、九里松:形容西湖周边的景色。十里指的是湖边,九里指的是远处。 - 烟雨楼台:指的是西湖边的楼台在烟雨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 僧占了:僧人占据了楼台,享受着西湖的美好风光。 - 吾侬:我,表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自豪。 赏析:
隆庆府,即隆庆府所在地的山名。雁山突兀插青天,指隆庆府附近的雁山巍峨耸立于青天之上。剑阁西来接剑泉,指的是剑阁的西面与剑泉相连。 如此江山快人意,形容这片江山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满船载酒下潼川,意味着诗人乘着装满美酒的船从潼川出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隆庆府周围的壮丽山水,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以“突兀插青天”形象地描绘了雁山的高耸入云,突出了其险峻之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杭州西湖美景的追忆,表达了他对杭州的深厚情感。首联写西湖景色的清丽,颔联写西湖景色的热闹,颈联写西湖景色的变迁,尾联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