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月亮高悬中天,月光回旋萦绕。诗人感叹那一轮明月,照亮了人间,也照亮了自己的影子,与远方亲人共情。他看到风儿吹拂着大地,露珠滴滴落下,映照出一片清辉。牛郎织女在天河之外相会,他们相隔万里却从未生出波浪。 释义: 1. 明月度中天,流光正回萦。 2. 可怜一片影,共此万方情。 3. 随风吹永夜,并露滴孤清。 4. 牛女云河外,何曾波浪生。 译文: 1.
短景难幽卧,秋风差自强。 村幽宜杖履,岁暮识行藏。 农父秫粱秀,园家橘柚香。 蹉跎依物色,纵谑向穹荒。 注释: - 短景难幽卧,秋风差自强:意思是说,由于时间短暂,难以安享安逸的隐居生活,因此需要勉强振作精神。 - 村幽宜杖履,岁暮识行藏:意思是说,在偏僻的乡村,适合拄着拐杖漫步,到了年底的时候,更要学会识别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 农父秫粱秀,园家橘柚香:意思是说,农父种植的高粱茁壮成长
【注释】 楼中对月:在楼上观赏月亮。 巍栖月迥明:巍然高悬的月光照得明亮。 乾坤独老眼:天地间只有我一个人看这明亮的月光。 时序故山情:时光流逝,故乡的老山依然如此。 度汉光难灭:渡过银河的光辉难以熄灭。 兼星照愈清:满天星光更加明亮。 万方分气象:万物都呈现不同的气象。 伏枕看流萤:伏案而卧,观看流萤飞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古诗。首联“中夜虚天静,巍栖月迥明”是说深夜天空宁静
步月二首 今夜清秋月,分明照羽毫。 旷野怜人少,列宿共天高。 影落风枝乱,光飘星海涛。 瞻依倚北斗,直欲舞潇骚。 1. 注释与赏析: - “今夜清秋月” - 描述了月光在夜晚的清新和明亮,强调其清澈透明的特性。 - “分明照羽毫” - 使用羽毫比喻月亮的光芒,形容月光皎洁如羽,清晰可见,如同用羽毛轻轻触碰一般。 - “旷野怜人少” - 表达在广阔的野外,因为人类稀少而倍感寂寞。 -
【注释】 青田:山名,位于今浙江省丽水市境内。望不极:望不到头。野水:乡村的水流。落日诸山暮:夕阳下的群山显得朦胧。归禽:归巢的鸟儿。独树枝:独自栖息在树杈上。高吟:大声吟诵。宜:适宜、适合。杖屦:手执拐杖和鞋子。秋悲:秋天的悲哀。自觉:自感。尘机:世俗纷扰。幽行:静悄悄地行走。步:步行。每:常常。迟:迟缓,缓慢。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春天游赏青田山时所作,是一首纪游诗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凉园依蔓草,零露惜秋情。 - 凉园:凉爽的庭院或园林。 - 依:依附,这里形容蔓草缠绕生长。 - 蔓草:蔓延的野草。 - 零露:指早晨的露水。 - 惜:珍惜。 - 秋情:秋天的情感,可能带有些许忧郁或沉思。 2. 行藏千古思,天地一身轻。 - 行藏:行走隐藏,这里比喻人的行为和命运。 - 千年:表示时间长久。 - 思:思念,这里指的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 天地一身轻
【注释】 步月二首:指《步虚词》,道教称天上有月,人行步于其中,可步步升仙。 夜气泛虚爽:夜气泛虚,形容夜晚的清凉之气。 中天月白迟:中天之月,色白如玉,故云“迟”。中天即高空,指月亮高悬在夜空中。 云岩风桂落:云岩,即山岩;风桂,指桂花飘落。 林表露华滋:树林之上,露水滴滴,像珠似玉。 通玄理:领悟宇宙万物的玄妙道理。通,领悟、理解。玄,玄妙。理,道理、法则。 高歌慰素思:高声歌唱
塘上二首 【注释】: 古木萧疏地:指荒凉、萧条的景色。萧疏:冷落,寂寞。 苍黄日雾时:形容秋天的早晨,天还不太亮,天色昏暗如烟。 秋风吹锦水:形容秋风吹过水面,锦缎一样波光粼粼。 可以荡人思:可以用来撩拨人的思绪。可以,能够;荡,撩拨。 远看飞云势:远远看去,云雾缭绕,像要腾空而起的样子。 低吟组织诗:低吟咏唱,创作出优美的诗歌。组,编织、创作。 素心固如此:纯洁的心性就是这样。素心,纯洁的心灵
秋望 清秋时极目,世情今已闲。 海阔浮云远,天空独鸟还。 寒流明野际,落日半幽山。 于兹任吾惬,萧散风烟间。 【注释】 1. 清秋:秋季的景色清冷而明亮。 2. 极目:放眼望去,形容目光所及之处非常广阔。 3. 世情:世间的情感或事物,这里指世俗的纷扰和情感。 4. 今已闲:现在已经变得轻松和悠闲了。 5. 海阔:海水辽阔。 6. 浮云:飘动在天空中的云朵。 7. 天空孤鸟还
《钓歌二首》 散地宜高枕,生涯又素秋。高情属云日,浪迹轻王侯。徙履堪人并,餐霞祇自由。絺衣挂萝薜,还钓水西头。 注释: 1. 散地:闲适的地方,指隐居之所。 2. 宜:应该。 3. 素秋:秋天的素色,即秋天的景色。 4. 高情:高尚的情志或情操。 5. 云日:天上的云彩和太阳。 6. 浪迹:四处漂泊。 7. 徒履:空着的鞋子。 8. 餐霞:以餐霞来表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