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清秋月,分明照羽毫。
旷野怜人少,列宿共天高。
影落风枝乱,光飘星海涛。
瞻依倚北斗,直欲舞潇骚。

步月二首

今夜清秋月,分明照羽毫。
旷野怜人少,列宿共天高。
影落风枝乱,光飘星海涛。
瞻依倚北斗,直欲舞潇骚。

  1. 注释与赏析:
  • “今夜清秋月” - 描述了月光在夜晚的清新和明亮,强调其清澈透明的特性。
  • “分明照羽毫” - 使用羽毫比喻月亮的光芒,形容月光皎洁如羽,清晰可见,如同用羽毛轻轻触碰一般。
  • “旷野怜人少” - 表达在广阔的野外,因为人类稀少而倍感寂寞。
  • “列宿共天高” - 天空中的星星众多,仿佛在与天空共处一室,形象地表达了夜空的壮丽和辽阔。
  • “影落风枝乱” - 描述月光洒落在风中摇曳的树枝上,形成凌乱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动态美。
  • “光飘星海涛” - 光如星辰般在空中漂浮,犹如大海波涛,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景象。
  • “瞻依倚北斗” - 以北斗为依托,表达对夜空的仰慕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 “直欲舞潇骚” - 想要像古代文人那样挥洒自如,尽情舞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潇洒生活的渴望。
  1. 译文:
    今夜明月当空挂,光芒照耀如羽毛。
    广阔原野少人影,众星璀璨伴苍穹。
    月光映照在风中摇曳的树枝,留下混乱的影子。
    仰望星空如同依赖北斗星,心中欲望宛如翩翩起舞的萧韶。

  2. 赏析:
    本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首句“今夜清秋月”奠定了全诗的背景,简洁明了地勾勒出秋夜的宁静和美丽。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中秋之夜的浪漫与神秘。特别是“影落风枝乱”一句,将月光与风的相互作用转化为一种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月光下的自然景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夜景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流动和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