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留冷月,白发步相依。
吠犬疏篱接,栖乌独树非。
霜痕忘南北,野冢立歔欷。
回数逃亡屋,花飞共汝归。
【注释】
步月:在月光下步行。
留冷月:留驻着冷清的月亮。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相依:相互依傍。
吠犬:狗叫的声音。
疏篱:稀疏的篱笆。
栖乌:栖息的乌鸦。
独树非:只有一棵树。
南北:方向或方位。
野冢:荒坟。
歔欷:悲泣的样子。
回数:反复数落。
逃亡屋:被驱逐后无处安身的房子。
【译文】
荒凉城郊,留下冷寂的月亮,白头发的老人相互依偎而行。
稀稀疏疏的篱笆与稀疏的篱笆相接,栖息的乌鸦独自站在一棵树上。
忘形地在霜中前行,忘记了南北的方向;荒野里的坟墓矗立在那里,让人不禁悲从中来。
反复数落着被驱逐到逃亡房屋的人,花纷纷飘落,仿佛与你一同归去。
【赏析】
《步月》一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月夜下独自行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荒城留冷月,白发步相依。”描绘的是诗人在荒废的城中独自走着,周围寂静无声,只有月光洒在地上,而自己的白发也随着脚步摇曳。这一画面充满了孤独、寂寞和凄凉之感。
颔联“吠犬疏篱接,栖乌独树非。”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看到周围的狗吠声,感到有些不安;而那些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则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这些细节描绘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霜痕忘南北,野冢立歔欷。”则将目光从自身转向外部世界。诗人注意到了地上的霜迹,以及那些荒野中的坟墓。霜痕代表了时间的流逝,而野冢则让人联想到死亡和悲伤。诗人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末联“回数逃亡屋,花飞共汝归。”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回想起曾经被驱逐到逃亡房屋的日子,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然而,他也看到了花的飞舞,这似乎暗示着希望和未来。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回到那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它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