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毗卢寺,墙根老柏存。
祇今烽燧冷,犹接鸟乌喧。
粥鼓翻霜气,斋廊记唾痕。
经过知换世,醉卒噪禅门。
咫尺毗卢寺,墙根老柏存。
咫尺:比喻很近。毗卢寺:位于陕西扶风县的著名佛寺,因建于唐代而闻名,是佛教圣地之一。
墙根:指寺墙的基座下,即靠近地面的部分。老柏:指生长多年的柏树。
祇今烽燧冷,犹接鸟乌喧。
祇今:如今。烽燧:古代边塞上用来报警的烽火台或狼烟。这里指边防上的瞭望塔,也用来指战事。
冷:指战事已经停息了。犹接:还与……相连相通,这里指战争带来的破坏仍然存在。鸟乌:乌鸦和喜鹊等鸟类,这里泛指乌鸦,象征不祥之兆。
粥鼓翻霜气,斋廊记唾痕。
粥鼓:僧人敲饭钵声,用来报时或提醒修行者。斋廊:寺院内的僧房走廊,常用于念经或打坐的地方。
斋廊:斋房走廊。记:指记录、留下痕迹的意思。唾痕:和尚在念诵经文时口中发出的声音,这里指口念经文的痕迹。
经过知换世,醉卒噪禅门。
经过:指通过寺院的道路。换世:佛教用语,指世间的一切变迁。醉卒:喝醉了酒的僧人。噪禅门:喧闹地进入寺庙。噪:吵闹。禅门:佛教用语,指佛教的门户。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寺院景象和僧侣生活的诗。首句写寺院近邻毗卢寺,墙壁根下的参天大树依然挺立。颔联写战争结束,但战争的遗迹仍然存在,乌鸦仍在鸣叫。颈联写僧人正在敲饭钵声来报时或提醒修行者,而斋房走廊里却留下了念经的声音痕迹。尾联写路过寺院,看到醉酒的僧人吵闹进寺庙,感叹世事变化无常。整体上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僧侣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