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
北斋行 伊予遣浮尚,矢志在山栖。 开窗临北斗,种竹绕回蹊。 长林竞丰列,幽径使人迷。 行云窥鸟路,芳草薄阶萋。 静里离生灭,出处理亦齐。 守道心难贰,冥居意不携。 安常以终顺,长得和天倪。 注释: 1. 伊予遣浮尚:伊予是这里自称,表示自己的名字。遣浮尚意为派遣我像浮萍一样自由地生活,不受拘束。 2. 矢志在山栖:矢志表示坚定的决心,山栖意为在山上居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立志隐居山林的志向。 3
日夕吟 长空飞鸟没,孤云日暮还。 流水本无意,秋容自远山。 我怀岁序感,散帙开心颜。 览古意弥远,徘徊孤竹间。 勿问明日事,且逐今朝闲。 向晚丘园寂,沉吟复闭关。 注释: - 长空:广阔的天空。 - 飞鸟没:指飞翔的鸟儿消失在天空中。 - 孤云:孤单的云朵。 - 还:返回。 - 流水:流动的水。 - 本无意:本来没有意图。 - 秋容:秋天的景象。 - 岁序:年节或时序。 - 散帙:整理书卷
日月在天上高悬,我的寿命岂能无休止? 鸡鸣之时怀揣光明德性,朝夕之中永葆其精神。 操守有存亡之分,起灭之间如何能为? 缉熙依赖恒常之性,感应寂寂应自明。 道慧自然超然灵妙,多欲使人心思纷驰。 秉持我弘毅之志,坚守我玄素之思。 浩荡胸怀达天之本心,相信与造化同归于一。 注释: 1. 日月坐超忽: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仿佛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2. 吾生岂无涯:我的生命难道没有终点吗?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以“塘上行”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冥心遗氛业,结思在云岐。”这是对诗作主题的概括,诗人通过“冥心”一词,表达了他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而“遗氛业”则是指摆脱世俗的欲望和追求,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思考。诗人在云间结思,意味着他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云端,寻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第二句
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都与《诗经》中的《鹤鸣》篇非常相似,但诗人以更加自由奔放的风格创作。下面是逐句释义: 恶木安可栖,逍遥聊自怡。 恶木安可栖,指恶劣的环境无法生存的地方,诗人在这样的地方寻找慰藉。 逍遥聊自怡,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诗人在这种状态下寻找心灵的安宁。 饥餐秋竹实,暮宿梧桐枝。 饥餐秋竹实,指在饥饿时吃竹子,这是诗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暮宿梧桐枝,指在寒冷的夜晚住在旁边树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别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达人无不可”,是说通达事理的人,对人世间的是非善恶都可以容忍和理解。“于世若游云”,比喻自己对于人间的是非好坏,都能像天上的行云一样,来去自由,无所拘泥。这两句是说自己通达事理,心胸开阔豁达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要对诗句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把握。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端居念物化,慨焉伤朵颐”:我独居而思念万物的消亡,感慨地悲伤自己的容颜日衰。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陲”:夷、齐是什么样的人啊?他们独自守着山边。 “光风驱兰蕙,庭露复在斯”:微风拂过,兰草蕙花被吹得翩翩起舞,庭院中的花草依然繁盛。 “眷彼日月周,我车不载脂”:我留恋那些日月,但我的车却没有载上油脂。
秋夕 蔓草夕靡靡,风庭霜露交。 慨然伤日月,代谢何其劳。 盛衰各有时,人无金石资。 苦随万化迁,奄忽谁能持。 聊当凭天命,委志顺虚无。 得失非所知,抚己自迂睢。 注释: 1. 蔓草夕靡靡:指秋日傍晚时分,茂盛的草丛渐渐萎靡不振。 2. 风庭霜露交:风声在庭院中吹拂,霜露交织在一起。 3. 慨然伤日月:感慨时光如日月般流逝,无法阻挡。 4. 代谢何其劳:生命和万物都有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
今日曷不乐,幸时犹清平。 译文:今天何不欢乐,幸运之时尚且太平。 注释:曷(he)不,为什么不。幸时犹清平,幸运的时候依然太平。 赏析:诗人在酒席上吟诗作赋,感叹自己幸运之时还太平,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渴望。 酌此一杯酒,永我千古情。 译文:斟这杯美酒,让我与古人的友情流传千古。 注释:酌,斟。一杯酒,指酒量。千古情,指永恒的友情。 赏析:诗人用一杯酒象征自己的生命
【注释】 林塘:水边树木环绕的池塘。爱此:喜爱此地。伊:他,指陶渊明。游获:获得游览之乐。吾初:我最初的乐趣。壮心:壮志豪情。遂:于是。功名:功名利禄。疏:淡漠。兰幽人不锄:兰花幽静,人也不去锄草,说明这里没有世俗的干扰。云闲空卷舒:白云悠闲地舒展、卷曲。日出林鸟鸣:太阳出来时,林中的鸟儿在唱歌。东轩:东面的窗户。恣睢徐:任意自在的样子。绻然:悠然自得的样子。一觞(shāng):一杯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