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鉌
诗句翻译和赏析: 1. “一声羌笛晚风斜,再问花期便觉赊。” - 注释: “羌笛”指的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这里借指晚风。 “再问花期”表明诗人对花开时间的追问。 - 译文: 晚风吹过,发出清脆的羌笛声,我再次询问花期,似乎感觉时间变得遥远。 -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季节变迁的诗。羌笛的悠扬声与晚风相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询问花期的延迟
【注释】: 大哉伊洛传,正统接洙泗:伟大的是伊洛的学问传承,它继承了洙水和泗水的正统思想。 一源肇南来,九曲清日泚:源头从南方而来,九曲清澈如白日。 百年尚无有,千载那可俟:百年还没有人能做到,千年又怎么能够期望呢? 崇台励风化,此是第一义:高高的楼台激励着风气教化,这是第一要义!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古怀今之作。首联“大哉伊洛传,正统接洙泗”两句,赞叹伊洛之学传承洙泗正统;颔联“一源肇南来
【注释】 石壁泉:指瀑布水从石头上滴下,形成石壁上的泉。鹤仙:传说中的仙人王方平。业成陈迹:王方平的事迹已化为尘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瀑布的诗。前两句描写了瀑布飞流直下的情景。“一滴流浆石骨穿”,是说瀑布像从石头里流出的一滴水,它穿过岩石的缝隙,发出清脆的声音;后两句写瀑布已经变成尘土了。“鹤仙业已成陈迹”,王方平早已作古,他的事迹已经成为历史,成为尘土;“瀑布声中隐剑痕”
古来抱关人,玩世可无闷。 内省既不愆,得仁又何怨。 注释:自古以来,那些守关的人,面对世态炎凉,如果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就不会感到烦恼和郁闷。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没有犯错,那么就不会有怨恨。 译文:自古以来,那些守关的人,面对世界的变迁,如果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就不会感到烦恼和郁闷。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没有犯错,那么就不会有怨恨。 赏析:诗人以“古来抱关人”起兴
【注释】 游南园次傍花随柳句:游春在南园,看到旁边是鲜花,后面是杨柳。 柳绿花红别一天,新来人物旧山川。:柳树青青,花儿盛开,这分明就是一天的景象,但眼前所见的新人物,却是旧时的山川。 若为唤起尧夫梦,再整三千六百年。:如果能唤醒梦中的尧民(尧舜时期的百姓),再恢复三千六百年之久!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南园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希望恢复唐朝盛世的愿望。首联写景,点明题旨
【注释】 轻寒无赖:微寒。入征裘:进入征行的衣裳。野水闲云:野中之水,闲游的云彩。总是愁:都是令人忧愁的事物。极目远山横霭外:极目远望,只见远处的山岭在雾气之外。数声鸣橹过蘋洲:几声船夫的号子声从蘋洲(一种水中植物)上经过。蘋洲:水中的一种植物,即菱。 【赏析】 《江边客舍》,描写江边景色与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诗人身居客舍,感受着寒冷的气息,这寒冷不是一般的冷,而是“无赖”的冷
注释:游赏南园,次第观赏花柳,心情忧郁而又有快乐。 我无忧虑,可以放声高歌,赞美这云川。 天高地广,时间漫长,有千年的历史;物换星移,人事已非,只有百年的寿命。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句“游南园”交代了地点和时间,次句点出题中之“忧”,三、四两句则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抒发作者对人生短暂易逝和世事沧桑变化的认识。 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邃。《文镜秘府论》曾评此诗为“语奇”。所谓“语奇”
五月凉风拂过翠微山,竹根的露珠滴湿衣襟。 云行于古老的树木之上,青猿在树间穿行;雪落于长溪之中,白鹭展翅翱翔。 仙径上花儿因急雨而愁容满面,洞亭中的芳草因斜阳而哀怨不已。 我来到这里只想去平林,细叩先生玉版之门。 注释: - 咏武夷:这是一首描写武夷山水景色的诗。 - 陟(zhì):登高,上升。 - 翠微:绿色的山林,也指山峰。 - 竹根:竹笋的根部,生长在竹的根部周围。 - 香露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和战争给农民带来灾难的诗。 上张廉访:张,指诗人的朋友;廉访,官名,即监察御史。此句意为诗人向朋友诉说自己的处境。 荒山十室九无人:荒山,指战乱后的荒凉之地;十室九人不在家,形容战争使许多人家破人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造成巨大破坏的悲痛之情。 行道三年两调兵:行道,指行走在路上;调兵,调遣军队。此句意为诗人在战乱中奔波了三年,期间还不得不调动军队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诗中借竹马、彩旗等物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上张廉访(张):指代一位官员。廉:清廉。张:姓,字或名。廉访:官名,宋代设于各地监察御史的别称。 道傍竹马:路上的儿童骑在竹马上玩耍。 彩旌旗:彩色旗帜。 颂德歌辞:歌颂功德的歌辞。 纪功碑:记述功绩的石碑。 使者:指朝廷派来的使臣。郊原:郊外的平原。 问民瘼:询问民间疾苦。疴:疾病。 采应老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