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注释:重过南安 其一 曾经少年时期,听说张横浦曾来过南安,还曾到他的旧谪居探访。但如今那里已没有遗迹可寻,只剩下石础仍在。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首句“少年见说张横浦”,点出诗人年轻时就听人说过张横浦的故事,说明他与张有关;而“曾访南安旧谪居”一句,又说明他对这位名士十分敬仰。 诗的第二句“趺迹宛然存石础”,写诗人在南安重访张横浦旧居,只见其故居遗址,依然存在。这里用“宛然”一词
注释:龙州城的百尺石墙高耸如城,万户的楼阁在暮霭中显得壮观。 捕鱼人挥网得鱼后,便买上好酒来饮酒,歌声悠扬。 赏析:此诗描写了龙州的壮阔与美丽,展现了一幅渔歌晚唱、月照满船的生动画面。首联描绘了龙州城的雄伟壮丽,百尺石墙高耸入云,万户楼阁矗立其中,暮霭之中更显其神秘莫测。颔联则通过捕鱼人的生活场景来展现龙州的美丽,他们举网得鱼后便会买上美酒,歌声悠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尾联以明月和歌声为主题
【注释】 化州:今广东化州县。石龙江:在广西北部,流经化州县境。巨浸:大湖。东南:指南海。四溟:泛指四海。神电:神光。卫城:守护城池的山或水。半边山色一痕青:一半的山色是青色,另一半是白色的。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石龙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江面上雾气腾腾。第二句写石龙江汇合了东南方向的大海。三、四两句写守卫城池的神光照应四方,而护卫城池的山峰却只有半边被云雾环绕
解缙在《题芦雁图其一》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明月下的芦花,他抒发了对远方和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摇落江南未怨嗟”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以下是对这首诗更详细的解析: 1. 诗歌原文: 闲随明月宿芦花,摇落江南未怨嗟。 万里不辞天路远,帛书曾到帝王家。 2. 词语解释: - 明月:指明亮的月光,常用来象征清雅高洁的氛围。 -
【注释】龙州:今广西柳州市。交州:今广东广州府。瘴雨:湿热的气候和恶劣的天气。鹧鸪:山野间的飞禽,常在雾露中飞行。“长闭”:长期关闭,即不开启。封事:密封呈报朝廷的报告。玉关:泛指边关。赞皇图:为皇帝献上治国安邦的良策。 【赏析】这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作者以唐玄宗时期著名的谏官陆羽、裴耀卿等人为例,表达了对当时正直敢言者的赞美,并借他们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希望朝廷能广开言路
在古代中国文学的浩瀚星河中,解缙的《赤壁》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了历史的长卷。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采和对古典文化的独到理解,更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历史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赤壁矶头的夜晚。 诗中的“芦荻烧残孟德舟”一句,以简洁而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了赤壁夜幕下的凄凉景象。孟德,即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此处借其名暗示了曹操的霸业已随岁月流逝而烟消云散
【注释】: 重过南安(一作《重游南安》) 其三:这是一首七律诗,首联“六出飞花玉满汀,碧波江上晚扬舲”,写春日里南安的美景;颔联“羊裘不怕江风冷,但看天边兆客星”,抒发诗人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江西时所作。诗中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在艰难困苦中仍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联“六出飞花玉满汀,碧波江上晚扬舲”,写春日里南安的美景。“六出”指雪花,即飞花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首句“绕涧木犀冬着花”,意为环绕在山涧的木犀花在冬天盛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景画,木犀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绽放,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二句“上方台殿頫烟霞”,意为高高的台上的宫殿俯视着烟雾和彩霞。这句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宫殿,它俯瞰着周围的景色,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第三句“云迷石室和光洞”,意为云雾缭绕着石室和光明洞
【注释】香罗:指宫女所穿的衣服。着体叠雪:穿着衣服如积雪一般洁白。彤庭:宫殿的丹漆台阶,比喻朝廷。薇垣:宫中的短墙,借指宫廷。清梦:梦中景象清静而纯净。漏声: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以清丽的笔调描写了皇宫内宫女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圣上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描绘出宫女们服饰洁白如雪的形象;第二句则通过夜晚在宫廷中度过的时间来反映她们的生活状态
市桥会郭千户作 沙碛茫茫塞草肥,桔槔峰上暮烟飞。 交河北去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注释:沙碛是沙漠,茫茫是广阔无边的样子。沙碛茫茫表示沙漠辽阔、荒凉。塞草指边关的草木。肥表示茂盛的样子,这里形容草丛繁茂。桔槔是一种古代灌溉工具。峰指的是山峰。暮烟是傍晚的炊烟。交河北去指的是北方,北是方位词,与南相对,东、西、南、北四方为东南西北四维。天连海意味着天与海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