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注解】 全州:指湖南湘阴县,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的时地。清湘书院,指位于湘阴的清湘书院。何年:何时。起,开始建立。共说湘州柳仲涂:相传柳宗元曾在湘州做过太守,人们曾说“柳子厚在湘州做太守”。想见皋比弦诵处:想看见讲经讲学的地方。皋比,用皮制成有斑纹的鼓挂在公堂前面,表示威严。弦诵,指弹琴唱歌、诵经读书。孔颜名理训生徒:孔子和颜回的名字与儒家的道理教导着弟子。名,名词,这里指孔子和颜回
【注释】 百丈山:即南岳衡山,在湖南省衡阳县西南。灵川:即湘江,流经湖南省长沙市。两度:这里指两次乘船经过灵川时吹来的风。玉京:即京城长安,这里指洛阳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乘船沿湘江而下时所作。第一句写雨后初晴的山头;第二句写刚刚涨水不久的江面;三、四句则写隔岁相约的薰风,以及它对作者两次泛舟过江的影响。全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景交融,韵味深长。 首句“百丈山头雨乍晴”
注释: 百尺苍崖吼石麟,兵书峡在楚江滨。 人心只是推诸葛,木石无神自有神。 译文: 百尺高的悬崖上石头在呼啸,兵书峡就坐落在楚国的江边。 人们只是认为诸葛亮的才华无人能及,而木石之间自有其神灵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百尺高的悬崖上,石头在呼啸,兵书峡就坐落在楚国的江边。这里的“兵书”指的是《孙子兵法》,这是一部古代的军事著作
注释: 去岁端阳:去年的端午节。端阳,即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 奉御筵:指皇帝设宴召见。供奉,侍奉;御筵,皇帝的宴席。 金盘角黍下遥天:用金盘盛着粽子,放在天上,形容粽子的美味可口。 黄封:古代帝王在祭祀时,对食物进行封口,以示神圣不可侵犯。这里指粽子的包装,也指粽子。 开家宴:指皇帝设宴招待群臣或百姓。 薰风:温暖和煦的风,这里指端午节的清风。 赏析: 《桂林午日感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注释】 荔枝子:荔枝核。 荔枝子结虫窠绿:荔枝树的果实里藏有小虫,小虫把荔枝核啃食后,留下绿色的空壳。 倒黏花:即指荔枝花。倒黏是形容荔枝花的颜色,鲜艳而美丽。 女红:古代女子的针线活。这里指的是织布、缝衣等活动。 三合驿:地名,位于广西桂林市。 石城:指桂林的山名。 东:方位词,东方。 【译文】 荔枝核里藏着的小虫子啃食了荔枝果肉之后,留下绿绿的空壳。 荔枝树上盛开着美丽的荔枝花
【注释】 全州:今广西省全州县。杂兴:指诗人在任期间所感兴发的各类诗篇。 张君复:指唐代诗人张籍。 种得青松夹路长:种了成行的青松树,郁郁青青。 夏日行人多驻马:夏季里行走的客人很多都在大树下歇马。 全州:今广西全州县。万树:形容树木之多。比甘棠:古代传说中一种叫棠梨的果树,其果实可作药用,有“遗爱”之称。后用来象征德政。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是作者到全州(今广西全州县)任刺史时所作。
【注解】 陶生:作者自称。唐介:唐代人,曾任中书舍人,死后葬在州城东南的唐介墓旁。鹧鸪:一种鸟,其声如“行行且止”。 【翻译】 陶生(陶侃)的墓畔午风清,唐介的坟前江水平缓。 两岸上鹧鸪啼叫个不停,画船击鼓声到全城。 【赏析】 《全州杂兴》共两首,这是其一。《全诗》第一句写诗人在州府官署附近游赏,第二句写他在唐介墓旁凭吊先贤,第三句写他沿着江岸信步漫游。第四句写他在江上行船途中听到的鹧鸪鸣叫声
【注释】 湖南:指湖南长沙。湘南:湖南的南部地区。子:指儿子。 陇右:今甘肃一带,陇是古时对陕西、甘肃一带的称呼。严父:慈爱严厉的父亲。稚儿:年轻的儿子。 天涯:天边,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怀念儿子。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在父亲严教下的成长过程,表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此日”句承前一句,说在湖南忆念儿子,而此时又遥望天涯,感叹自己身在他乡无法与子同聚,流露出无限思念的感情
注释: 上北刘 其二:这是组诗的第二首,题下有注:“同前体。” 三月:春季三个月。 藤江:地名。子规:又名杜鹃。 桐花细雨:桐花飘落的春雨,细密而轻柔。 征衣:出征的衣服。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人间:指民间。 上冢:扫墓,祭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作者在诗中通过描写春天江南一带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江南三月的景象:听到子规(即杜鹃)叫声
【注释】 (1)重过南安:重游南安郡。南安,唐县名,治所在今福建南安。 (2)黄金市镇水湾环:指南安的黄金市,在今福建省南安市。 (3)屋瓦高低竹树间:南安城内外的屋顶高低错落,绿树丛中点缀着各色建筑。 (4)翠黛:青黑色的山。 (5)酒坛山:山形如酒坛。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南安时所作。 首句“黄金市镇水湾环”,写南安市的繁荣景象。这里“黄金”二字,是说南安的繁华富庶。南安,位于闽江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