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陇右思严父,此日湘南忆稚儿。
父子恩深总情切,可堪回首望天涯。
【注释】
湖南:指湖南长沙。湘南:湖南的南部地区。子:指儿子。
陇右:今甘肃一带,陇是古时对陕西、甘肃一带的称呼。严父:慈爱严厉的父亲。稚儿:年轻的儿子。
天涯:天边,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怀念儿子。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在父亲严教下的成长过程,表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此日”句承前一句,说在湖南忆念儿子,而此时又遥望天涯,感叹自己身在他乡无法与子同聚,流露出无限思念的感情。
昔年陇右思严父,此日湘南忆稚儿。
父子恩深总情切,可堪回首望天涯。
【注释】
湖南:指湖南长沙。湘南:湖南的南部地区。子:指儿子。
陇右:今甘肃一带,陇是古时对陕西、甘肃一带的称呼。严父:慈爱严厉的父亲。稚儿:年轻的儿子。
天涯:天边,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怀念儿子。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在父亲严教下的成长过程,表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此日”句承前一句,说在湖南忆念儿子,而此时又遥望天涯,感叹自己身在他乡无法与子同聚,流露出无限思念的感情。
【注释】 寄友 其二:寄给朋友的诗,第二首。 风高楚天碧:秋风劲吹,天空湛蓝。 秋醉凤凰池:秋天饮酒如醉酒于凤凰池中。 京国三年客:京城为国都,故称“京国”,在这里作第三者,即诗人自己。作者曾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官,因事被贬,在京都长安生活了三年。 扁舟归独迟:乘扁舟回故乡,回家晚了一些。 满倾桑落酒:把桑椹酿成的美酒斟满酒杯。 折尽桂花枝:折下桂花枝
【注释】 妊姒:指周武王的妻子太王姬昌。兴周祚:复兴周国。涂山启:指商朝始祖契,在涂山娶到有氏之女简狄,生下商汤。万方仁覆:天下都受到仁德的覆盖。奕世:子孙众多。壸仪:礼法。元宫:即元子,指太子。赤子:指太子或婴儿。天永藏:上天永远保佑和保存。哀歌:悲叹的歌。逝水:流去的水。河汉:银河。 【赏析】 这首诗是哀悼太皇太后的挽歌。从诗中可知,太皇太后是周武王的妻子,她在周文王时去世,故称“兴周祚”
寄胡学士光大的第二首诗,诗人通过对胡光大深厚的情谊和对历史文献的珍视进行了表达。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上蔡音书近:指与胡学士通信的书信频繁,表达了对胡学士的思念之情。"上蔡音书"可能是指胡学士的籍贯,而“近”表示诗人收到这些书信的时间并不遥远。 - 高谈复论文:形容胡学士在学术上的高论或论文,诗人通过这个词语展现了胡学士学识广博、讨论问题时言辞犀利的特点。 -
【注释】前日:前天。及:到达。柴扉:简陋的柴门。行休:停止。得女寄来诗,是说你的女儿寄来了你的诗。处世如梦:指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劳生:劳累的生活。冰霜惟自洁:比喻只有自己能保持纯洁。穷达任何知:不论贫富贵贱,都没有什么可知道的。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其女儿胡光大的作品。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前日及柴扉”,诗人回忆起了与女儿相见的情景
【注释】: 1. 寄友 其三: 诗作名。 2. 鹤发重华簪:形容人的头发洁白如银,华簪即簪花,比喻为官者清正廉洁。 3. 都门:指都城长安。 4. 家传三世学:家传是指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孙的学问和技艺。三指的是三代。 5. 橐:古时用竹筒盛钱物。 6. 二疏金:指朝廷中两位有才能但未被任用的官员(疏,通“书”)。 7. 圣主:皇帝。恩如海:恩德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8. 故山:指故乡的山。
诗句释义: 1. “虚檐迸玉鸣,入夜转分明。” - 描述的是听雪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虚檐"可能是指屋檐不完整的部分,"迸玉鸣"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如同玉石碰撞。 2. “风响不相似,雨声无此清。” - 表示风声和雨声都不如雪声清脆,这里突出了雪的声响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 3. “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 - 诗人靠在窗户旁边,听着雪声,情感难以平静,甚至需要借助烧火来驱散心中的寂寞。 4
【诗词正文】 赠东平侯韩勋之云南 青春二十馀,文武竟谁如。 手握千钧鼎,胸蟠万卷书。 誓心依日月,尽力剪夔魖。 称尔封侯贵,云台画匪虚。 【注释】 (1)二十馀:二十,多用于数词后表概数。余:指人的年龄已过二十岁。(2)文武:指文事武备。竞:争。如:比。比喻或比拟。(3)千钧鼎:形容权力大、责任重大。(4)万卷书:形容学识渊博。(5)依日月:比喻志向远大,立志高远。(6)剪夔魖:比喻为国除害
【注释】 回京:回到京城。 逐客:被驱逐出境的客人。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圣恩:皇帝的恩德。宽逐客:皇帝对被驱逐出境的客人宽恕了。 万里:指遥远的路程。 听归来:听到归家的消息。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凌烟阁:唐太宗在凌烟阁画功臣像的地方。 望海台:登上望海台远眺大海。 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 水翻翠浪拥:水波翻涌,好像绿色的波浪拥过来。 地拓碧天开:大地被拓展开来
【释义】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辅政的太后辅佐皇上,承天命协和圣谋。天上的星辰照亮帝座,月亮照耀着神州大地。仙驭远去蟾宫,祥云收拢凤阙。天下万方都失去了依靠,我泪湿了清秋。 【译文】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 辅助帝王,治理国家; 上天赐福,智慧谋略。 星星闪耀,照亮王座; 明月照耀,辉映中华。 仙人驾着车马,飞升到天宫; 祥云消散,凤阙收回。 天下万方,失去依靠; 泪水洒满秋天
【注释】 登天府:登上天子的宝座,指当皇帝。声名举国传:名声传遍全国。 凤池:凤凰池,汉代皇宫中养鸟的地方,此处代指宫廷。禁苑:皇宫的园林。 威凤:比喻帝王。青云:比喻高官厚禄。祥麟:吉祥的麒麟,这里借指贤才。 上林:指皇宫中的上林苑,古代皇家的园林。锦衣还: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 【赏析】 《寄友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寄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之情。首句直抒胸臆
【注解】 陶生:作者自称。唐介:唐代人,曾任中书舍人,死后葬在州城东南的唐介墓旁。鹧鸪:一种鸟,其声如“行行且止”。 【翻译】 陶生(陶侃)的墓畔午风清,唐介的坟前江水平缓。 两岸上鹧鸪啼叫个不停,画船击鼓声到全城。 【赏析】 《全州杂兴》共两首,这是其一。《全诗》第一句写诗人在州府官署附近游赏,第二句写他在唐介墓旁凭吊先贤,第三句写他沿着江岸信步漫游。第四句写他在江上行船途中听到的鹧鸪鸣叫声
全州杂兴 其二 明代诗人解缙所作,描绘了全城三面临湘水的景象,以及居民生活和采莲活动。 全城三面临湘水,扑地闾阎著姓家。 注释:全城三面被湘水环绕,到处都是有姓氏的人家。 侍女画船争渡处,采莲采得并头花。 注释:侍女们乘坐着画船,在河中竞相抢渡;在采莲时,她们竟然得到了并蒂莲。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首句“全城三面临湘水”便奠定了整首诗的背景
【注解】 全州:指湖南湘阴县,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的时地。清湘书院,指位于湘阴的清湘书院。何年:何时。起,开始建立。共说湘州柳仲涂:相传柳宗元曾在湘州做过太守,人们曾说“柳子厚在湘州做太守”。想见皋比弦诵处:想看见讲经讲学的地方。皋比,用皮制成有斑纹的鼓挂在公堂前面,表示威严。弦诵,指弹琴唱歌、诵经读书。孔颜名理训生徒:孔子和颜回的名字与儒家的道理教导着弟子。名,名词,这里指孔子和颜回
注释: 百尺苍崖吼石麟,兵书峡在楚江滨。 人心只是推诸葛,木石无神自有神。 译文: 百尺高的悬崖上石头在呼啸,兵书峡就坐落在楚国的江边。 人们只是认为诸葛亮的才华无人能及,而木石之间自有其神灵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百尺高的悬崖上,石头在呼啸,兵书峡就坐落在楚国的江边。这里的“兵书”指的是《孙子兵法》,这是一部古代的军事著作
【注释】 待:等待;悬车:古时官吏年老退休,把官帽挂在车上表示不再做官。 返:返回;相从:相互陪同;吹笛:指吹笙箫。 鹭江:即“鹭江驿”,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是古代与鄱阳湖相连的水上交通要道。螺浦:水边沙洲。 寻渔伴:寻找打渔为生的伙伴。便胜:就比得上。神仙:指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留别词,写诗人对友人刘南洲的依恋之情。 上片写送别的场景及惜别的心情。首句说:“等我年老体衰,回到故乡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与理解以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禾水云阳地势连”“条桑种杏闲清昼”等句是说刘南洲的家在禾水云阳地势相连的地方;家中习于隐居,在南田。“何必桃源别有天”“桃源”指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虚构的理想境界。 【答案】 译文: 禾水云阳地势相连,你家习于隐居,位于南方田野。条桑种杏,闲暇时日,何必去到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