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见说张横浦,曾访南安旧谪居。
趺迹宛然存石础,至今重到已成墟。

注释:重过南安 其一

曾经少年时期,听说张横浦曾来过南安,还曾到他的旧谪居探访。但如今那里已没有遗迹可寻,只剩下石础仍在。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首句“少年见说张横浦”,点出诗人年轻时就听人说过张横浦的故事,说明他与张有关;而“曾访南安旧谪居”一句,又说明他对这位名士十分敬仰。

诗的第二句“趺迹宛然存石础”,写诗人在南安重访张横浦旧居,只见其故居遗址,依然存在。这里用“宛然”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张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张故居遗址的惋惜之情,因为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三记载,张横浦曾官至太子少保、检校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并封永阳郡开国公,其故居是南安县的一个著名古迹。然而,如今却已成废址,令人痛心。

诗的第三句“至今重到已成墟”,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张故居遗址的感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重来到这个遗址,已经看不到当年张横浦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了,只留下了一片废墟。这既表现出诗人对故居遗址的惋惜之情,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历史的冷漠和忘却。

这首诗通过对重访南安张横浦旧居一事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忽视以及人们对于历史的漠视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