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注释:过交趾市桥,是指经过交趾市的桥梁。上将勋庸动百蛮:指的是有才能的将军使远方蛮族都臣服。偏禆威略重如山:指将军的威略和恩德深得人心,重如大山。市桥一堠当千里,横槊青天白昼闲:指的是在交趾市的桥头,只看见一个标志,却能代表千里之遥,将士们横剑于天空之下,无所畏惧。赏析:这首诗是赞美有才能的将军使远方蛮族都臣服,其威略和恩德深得人心的诗篇。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将军的伟大和崇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中重点词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所在位置,并据此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赏析。一般说来,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烘托、反衬(正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等。答题时可从这些角度结合诗句分析。 “九日南还纪程”是第一联,意思是:在重阳节这一天返回,途中经过松湖,看到了赤城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九华山”即指九华山,又名九子山,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天宝末年,李白曾游此山。“忽报荆山有堕弓”,句意:忽然听到有人报告说,荆山那边射来一箭;“生民挥泪湿秋风”句意:生灵百姓挥泪,被秋风吹得纷纷落泪;“孤臣泪尽丹心在”“一似扶桑晓日红”。句意:孤苦的臣下流着眼泪,忠心耿耿,犹如太阳东升时光芒万丈。 【答案】
【注释】 二十年前:指诗人与友人士谦分别的年月。 处士家:指朋友家,即诗人的住所。 淋漓宫锦醉黄花:形容诗人在朋友家畅饮作乐的情景。 即今童稚皆成长:如今连小孩都长大了。 留客焚香细煮茶:招待客人时,点燃香料,细细烹煮好茶。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在交趾还途中送别朋友士谦。首二句是说自己当年离开家乡到交趾去的时候,还是个年轻的读书人;如今却已是一个白发苍苍、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注释】 碧落:天空。嬉游:游戏、游乐。 大醉:指酒喝得很醉。 岭外:泛指边远地方。行踪:行动,行迹。 玉堂金马:指朝中官宦。 频频梦:常常做这样的梦。 黄菊青樽:指秋天的菊花与盛酒的玉杯。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写自己送别的场景来表达对友人即将离任的不舍之情。首句“碧落嬉游大醉中”,描绘了诗人在碧空之下畅饮美酒,游戏游乐的场景。第二句“偶来岭外寄行踪”,则是说在偶然的一次游玩之中
【注释】 白浪滩:地名,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 青:青色。 翠萦纡(yū):指山色青翠而曲折。 杜鹃啼:传说杜鹃鸟的叫声像在哭。 半涂:行至江心。 【赏析】 这是一首写长江三峡景色的诗,是李白游历三峡时作。此诗前二句写江景,后二句写人情,以自然景色反衬人的情感。 首句“过十八滩”即点题,说明诗人所要表达的是诗人自己对三峡景色的赞美之情。次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山的连绵不断和山色的苍翠欲滴。第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的字数和格式都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将诗句与译文对应起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第一句:“栖迟顾影自堪怜,肯逐群飞噪野田。” - “栖迟”意为栖息停留,“顾影自怜”表示孤独地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凄凉。 - “肯逐群飞噪野田”表达了不愿随大流、随众而飞的行为,选择安静地在田野中停留。 第二句:“海色曈昽朝雨歇,又随红日上青天。”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庐阜横江气势雄,飞流银汉与天通 注释:庐阜,指庐山;横江,指横渡长江。这句诗描绘了庐山横卧长江的雄壮景象,水流直泻而下,如同银色的银河与天空相接。 2. 八千里外南归客,肯靳鄱阳一夕风 注释:南归客,指远离家乡的人;肯,肯于;靳(jìn),吝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鄱阳湖一夜微风的喜爱和珍惜。 3. 赏析
注释:这位处士每年都种植菊花,几次看到霜雪覆盖了东边的小篱笆。春天的风把菊花从天上移栽到人间,又看到了它们在雨露滋润中重新开花。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赞美菊花的坚韧与高洁来寄托对朋友的深情。首句“处士年年种菊枝”,交代了题中的“处士”即指友人,说明友人年年种植菊花,次句“几回霜雪满东篱”,点出菊花不畏严寒,傲视严冬,凌寒盛开,这既是赞美,也是勉励。第三句“春风天上移根种”是说春天来了
竹 河湟雪压松千尺,不似江南竹一枝。 龙卧肯随风浪起,朝阳还有凤来时。 注释: 河湟:即黄河以南的甘肃一带,这里泛指西北地区。 松千尺:形容松树高耸入云,有千年之长。 江南竹:江南地区的竹子,这里用来与西北的竹子作对比。 龙卧肯:形容龙在地下沉睡的样子。 凤来时:形容凤凰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西北地区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北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首句“河湟雪压松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