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勋庸动百蛮,偏禆威略重如山。
市桥一堠当千里,横槊青天白昼闲。
注释:过交趾市桥,是指经过交趾市的桥梁。上将勋庸动百蛮:指的是有才能的将军使远方蛮族都臣服。偏禆威略重如山:指将军的威略和恩德深得人心,重如大山。市桥一堠当千里,横槊青天白昼闲:指的是在交趾市的桥头,只看见一个标志,却能代表千里之遥,将士们横剑于天空之下,无所畏惧。赏析:这首诗是赞美有才能的将军使远方蛮族都臣服,其威略和恩德深得人心的诗篇。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将军的伟大和崇高。
上将勋庸动百蛮,偏禆威略重如山。
市桥一堠当千里,横槊青天白昼闲。
注释:过交趾市桥,是指经过交趾市的桥梁。上将勋庸动百蛮:指的是有才能的将军使远方蛮族都臣服。偏禆威略重如山:指将军的威略和恩德深得人心,重如大山。市桥一堠当千里,横槊青天白昼闲:指的是在交趾市的桥头,只看见一个标志,却能代表千里之遥,将士们横剑于天空之下,无所畏惧。赏析:这首诗是赞美有才能的将军使远方蛮族都臣服,其威略和恩德深得人心的诗篇。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将军的伟大和崇高。
【注释】 寄友 其二:寄给朋友的诗,第二首。 风高楚天碧:秋风劲吹,天空湛蓝。 秋醉凤凰池:秋天饮酒如醉酒于凤凰池中。 京国三年客:京城为国都,故称“京国”,在这里作第三者,即诗人自己。作者曾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官,因事被贬,在京都长安生活了三年。 扁舟归独迟:乘扁舟回故乡,回家晚了一些。 满倾桑落酒:把桑椹酿成的美酒斟满酒杯。 折尽桂花枝:折下桂花枝
【注释】 妊姒:指周武王的妻子太王姬昌。兴周祚:复兴周国。涂山启:指商朝始祖契,在涂山娶到有氏之女简狄,生下商汤。万方仁覆:天下都受到仁德的覆盖。奕世:子孙众多。壸仪:礼法。元宫:即元子,指太子。赤子:指太子或婴儿。天永藏:上天永远保佑和保存。哀歌:悲叹的歌。逝水:流去的水。河汉:银河。 【赏析】 这首诗是哀悼太皇太后的挽歌。从诗中可知,太皇太后是周武王的妻子,她在周文王时去世,故称“兴周祚”
寄胡学士光大的第二首诗,诗人通过对胡光大深厚的情谊和对历史文献的珍视进行了表达。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上蔡音书近:指与胡学士通信的书信频繁,表达了对胡学士的思念之情。"上蔡音书"可能是指胡学士的籍贯,而“近”表示诗人收到这些书信的时间并不遥远。 - 高谈复论文:形容胡学士在学术上的高论或论文,诗人通过这个词语展现了胡学士学识广博、讨论问题时言辞犀利的特点。 -
【注释】前日:前天。及:到达。柴扉:简陋的柴门。行休:停止。得女寄来诗,是说你的女儿寄来了你的诗。处世如梦:指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劳生:劳累的生活。冰霜惟自洁:比喻只有自己能保持纯洁。穷达任何知:不论贫富贵贱,都没有什么可知道的。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其女儿胡光大的作品。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首句“前日及柴扉”,诗人回忆起了与女儿相见的情景
【注释】: 1. 寄友 其三: 诗作名。 2. 鹤发重华簪:形容人的头发洁白如银,华簪即簪花,比喻为官者清正廉洁。 3. 都门:指都城长安。 4. 家传三世学:家传是指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孙的学问和技艺。三指的是三代。 5. 橐:古时用竹筒盛钱物。 6. 二疏金:指朝廷中两位有才能但未被任用的官员(疏,通“书”)。 7. 圣主:皇帝。恩如海:恩德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8. 故山:指故乡的山。
诗句释义: 1. “虚檐迸玉鸣,入夜转分明。” - 描述的是听雪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虚檐"可能是指屋檐不完整的部分,"迸玉鸣"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如同玉石碰撞。 2. “风响不相似,雨声无此清。” - 表示风声和雨声都不如雪声清脆,这里突出了雪的声响给人带来的独特感受。 3. “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 - 诗人靠在窗户旁边,听着雪声,情感难以平静,甚至需要借助烧火来驱散心中的寂寞。 4
【诗词正文】 赠东平侯韩勋之云南 青春二十馀,文武竟谁如。 手握千钧鼎,胸蟠万卷书。 誓心依日月,尽力剪夔魖。 称尔封侯贵,云台画匪虚。 【注释】 (1)二十馀:二十,多用于数词后表概数。余:指人的年龄已过二十岁。(2)文武:指文事武备。竞:争。如:比。比喻或比拟。(3)千钧鼎:形容权力大、责任重大。(4)万卷书:形容学识渊博。(5)依日月:比喻志向远大,立志高远。(6)剪夔魖:比喻为国除害
【注释】 回京:回到京城。 逐客:被驱逐出境的客人。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圣恩:皇帝的恩德。宽逐客:皇帝对被驱逐出境的客人宽恕了。 万里:指遥远的路程。 听归来:听到归家的消息。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凌烟阁:唐太宗在凌烟阁画功臣像的地方。 望海台:登上望海台远眺大海。 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 水翻翠浪拥:水波翻涌,好像绿色的波浪拥过来。 地拓碧天开:大地被拓展开来
【释义】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辅政的太后辅佐皇上,承天命协和圣谋。天上的星辰照亮帝座,月亮照耀着神州大地。仙驭远去蟾宫,祥云收拢凤阙。天下万方都失去了依靠,我泪湿了清秋。 【译文】 太皇太后挽歌 其二 辅助帝王,治理国家; 上天赐福,智慧谋略。 星星闪耀,照亮王座; 明月照耀,辉映中华。 仙人驾着车马,飞升到天宫; 祥云消散,凤阙收回。 天下万方,失去依靠; 泪水洒满秋天
【注释】 登天府:登上天子的宝座,指当皇帝。声名举国传:名声传遍全国。 凤池:凤凰池,汉代皇宫中养鸟的地方,此处代指宫廷。禁苑:皇宫的园林。 威凤:比喻帝王。青云:比喻高官厚禄。祥麟:吉祥的麒麟,这里借指贤才。 上林:指皇宫中的上林苑,古代皇家的园林。锦衣还: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 【赏析】 《寄友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寄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之情。首句直抒胸臆
市桥会郭千户作 沙碛茫茫塞草肥,桔槔峰上暮烟飞。 交河北去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注释:沙碛是沙漠,茫茫是广阔无边的样子。沙碛茫茫表示沙漠辽阔、荒凉。塞草指边关的草木。肥表示茂盛的样子,这里形容草丛繁茂。桔槔是一种古代灌溉工具。峰指的是山峰。暮烟是傍晚的炊烟。交河北去指的是北方,北是方位词,与南相对,东、西、南、北四方为东南西北四维。天连海意味着天与海相连
【注释】香罗:指宫女所穿的衣服。着体叠雪:穿着衣服如积雪一般洁白。彤庭:宫殿的丹漆台阶,比喻朝廷。薇垣:宫中的短墙,借指宫廷。清梦:梦中景象清静而纯净。漏声: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以清丽的笔调描写了皇宫内宫女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圣上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描绘出宫女们服饰洁白如雪的形象;第二句则通过夜晚在宫廷中度过的时间来反映她们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首句“绕涧木犀冬着花”,意为环绕在山涧的木犀花在冬天盛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景画,木犀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绽放,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二句“上方台殿頫烟霞”,意为高高的台上的宫殿俯视着烟雾和彩霞。这句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宫殿,它俯瞰着周围的景色,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第三句“云迷石室和光洞”,意为云雾缭绕着石室和光明洞
【注释】龙州:今广西柳州市。交州:今广东广州府。瘴雨:湿热的气候和恶劣的天气。鹧鸪:山野间的飞禽,常在雾露中飞行。“长闭”:长期关闭,即不开启。封事:密封呈报朝廷的报告。玉关:泛指边关。赞皇图:为皇帝献上治国安邦的良策。 【赏析】这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作者以唐玄宗时期著名的谏官陆羽、裴耀卿等人为例,表达了对当时正直敢言者的赞美,并借他们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希望朝廷能广开言路
注释:龙州城的百尺石墙高耸如城,万户的楼阁在暮霭中显得壮观。 捕鱼人挥网得鱼后,便买上好酒来饮酒,歌声悠扬。 赏析:此诗描写了龙州的壮阔与美丽,展现了一幅渔歌晚唱、月照满船的生动画面。首联描绘了龙州城的雄伟壮丽,百尺石墙高耸入云,万户楼阁矗立其中,暮霭之中更显其神秘莫测。颔联则通过捕鱼人的生活场景来展现龙州的美丽,他们举网得鱼后便会买上美酒,歌声悠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尾联以明月和歌声为主题
【注释】 化州:今广东化州县。石龙江:在广西北部,流经化州县境。巨浸:大湖。东南:指南海。四溟:泛指四海。神电:神光。卫城:守护城池的山或水。半边山色一痕青:一半的山色是青色,另一半是白色的。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石龙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江面上雾气腾腾。第二句写石龙江汇合了东南方向的大海。三、四两句写守卫城池的神光照应四方,而护卫城池的山峰却只有半边被云雾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