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甫
诗句解读: 1. 逐电追风意气休,尚留枯骨委荒丘。 - 逐电追风:形容马跑得很快,像电和风一样迅速。 - 意气休:指人的精神或志向。 - 枯骨:指马的骨头已经干枯。 - 委荒丘:被弃置在荒芜的山丘上。 2. 龙姿寂寞归图画,雪片模糊惨髑髅。 - 龙姿:形容马的体态像龙一样。 - 寂寞归图画:即使死后被画进画中,但无人欣赏。 - 雪片模糊惨髑髅:比喻马的身体虽然被雪覆盖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全诗以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为背景,写诗人在和林城北瞻仰特勒坟时触景生情的感慨。诗题中的“特勒”即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他死前曾向唐称臣。诗的前两句写颉利可汗死后,其墓地荒废冷落,野草芊芊,无人问津。后两句则写诗人凭吊时所见所感。 这首诗的大意是: 颉利魂灵已飞逝,荒凉的墓地草木繁。 唐碑石碣立于秋风中,仍然刻着开元二十年
【注释】 驾行道中见老农:在大道上看见一位耕田的老农。老农村里别无营,饱饭惟知乐太平:老农住在乡下,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吃得饱足后,他只知道享受太平盛世的快乐生活。天子驾来应下顾,低头鞭犊自春耕: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地头儿,老农赶紧放下手中的鞭子,低头去给牛犊耕地,准备春天耕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在天子驾到之际,仍然不忘自己正在耕作的农务。诗的前两句写这位老农的生活和思想
【诗句解释】 1. 石竹花次留忠斋状元:石竹花,即石竹花,是一种花卉。次留忠斋状元,是诗人在留别忠斋时,用诗歌表达对忠斋的敬仰和祝福。 2. 瘦小琅玕聚碧丛:瘦小琅玕,是指石竹花的形态。聚碧丛,是指石竹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3. 雕红镂白靓芳容:雕红,是指石竹花的花瓣上有着红色的纹理;镂白,是指石竹花的花朵洁白如雪。靓芳容,是指美丽的姿态。 4. 词人彩笔摛文锦,玉女罗衣唾绣茸
【注释】 1.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2. 几阵横:几声横过天际的雁鸣。 3. 落落:孤独的样子。 4. 紫塞:指边塞,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5. 图南:比喻有所作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王眉叟,但诗中没有直接明写,而从他寄给友人的信里得知:眉叟“自少孤苦,与弟相依”,这次是和弟弟一起出外求学的。因此,诗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首联描写了雁群在长空自由飞翔的情景
【注释】 呼鹰:呼唤猎鹰。台:指高高的山冈或楼阁。挥羽:指挥动弓箭。立秋风:立于秋天的风中。一饱:形容尽情地吃喝,引申为尽情地游乐或纵情地享受。鸦啼:乌鸦鸣叫。夕照:傍晚的阳光。红:形容晚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临高台之际,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之作。首句“当日”二字承上启下,既点出了时间,也表明了心情;第二句写登高远望,鹰击长空,气势磅礴;第三四句则写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西山晋柏 当日旌阳种此株,千年霜雪不曾枯。 叶惊蛟泣秋江雨,干作龙拿夜目珠。 定有丹培资地脉,许容藤附入山图。 不知诸葛祠前树,得似仙坛一样无。 注释: - 西山晋柏:指在西山上的一棵古柏树,晋是指西晋,这里泛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 当日旌阳种此株:当年旌阳种下这棵树,旌阳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善于种树,这里的旌阳指的就是他。 - 千年霜雪不曾枯:经历了千年的霜雪,却依然没有枯死
【注释】 ①度关人己远:渡过关口的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②倚剑夜初分:在夜里倚着剑,分不清天与地的界限,形容深夜不寐。 ③我亦待清曙:我也等待天明。 ④前村多白云:前方村庄上空多是白云。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夜晚听到鸡叫后,起身倚剑而坐的情景。诗人通过写自己夜不能寐、倚剑而坐、等待天明等动作和内心体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 闻鸡 度关人己远
注释: 内乱都已平定,国家外患也消除了。看到明皇在月宫中的身影如此清晰明亮。如果能习惯走上月宫之路,何必还要驾临蜀地呢? 赏析: 此诗是赛音平章为唐玄宗题《明皇游月宫图》所作的赋。诗人首先描绘了开元盛世的太平景象,接着表达了对唐玄宗能像明皇一样游月宫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闻橹声一首寄张子有尚书 泛泛扁舟绿渺茫,橹声咿𠵣送凄凉。 孟郊句涩沉吟苦,贾谊书成太息长。 响答渔歌来近浦,清摇人影舞斜阳。 纵然唤醒江湖梦,游子难禁铁石肠。 注释: 闻橹声一首寄张子有尚书:听说你听到江边渔船的桨声,写下了这首诗。 泛泛:轻快的样子。 扁舟:小船。 渺茫:模糊、不真切。 咿𠵣:形容船桨划水的声音。 孟郊句涩:孟郊的诗多写愁苦哀伤之情,此处指孟郊诗歌中那种深沉、含蓄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