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甫
【注释】万古:形容年代久远。 绕郡回:环绕着郡城。 几朝:几个朝代。 飞灰:化为轻烟。 钓璜人:指秦穆公之女弄玉,相传善吹箫。 秋波冷:秋天的江水清澈,波光冷冽。 岁岁西风雁影来:每年秋风到来时,大雁南归。雁影来表示季节的变迁。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通过渭水、钓璜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慨之情。首联描绘了渭水的千古流韵与王朝更迭的沧桑变迁;颔联则用“钓璜人去秋波冷”这一细节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全诗以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为背景,写诗人在和林城北瞻仰特勒坟时触景生情的感慨。诗题中的“特勒”即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他死前曾向唐称臣。诗的前两句写颉利可汗死后,其墓地荒废冷落,野草芊芊,无人问津。后两句则写诗人凭吊时所见所感。 这首诗的大意是: 颉利魂灵已飞逝,荒凉的墓地草木繁。 唐碑石碣立于秋风中,仍然刻着开元二十年
【注释】 驾行道中见老农:在大道上看见一位耕田的老农。老农村里别无营,饱饭惟知乐太平:老农住在乡下,没有其他谋生的手段;吃得饱足后,他只知道享受太平盛世的快乐生活。天子驾来应下顾,低头鞭犊自春耕:皇帝的车驾来到他的地头儿,老农赶紧放下手中的鞭子,低头去给牛犊耕地,准备春天耕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在天子驾到之际,仍然不忘自己正在耕作的农务。诗的前两句写这位老农的生活和思想
【诗句解释】 1. 石竹花次留忠斋状元:石竹花,即石竹花,是一种花卉。次留忠斋状元,是诗人在留别忠斋时,用诗歌表达对忠斋的敬仰和祝福。 2. 瘦小琅玕聚碧丛:瘦小琅玕,是指石竹花的形态。聚碧丛,是指石竹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3. 雕红镂白靓芳容:雕红,是指石竹花的花瓣上有着红色的纹理;镂白,是指石竹花的花朵洁白如雪。靓芳容,是指美丽的姿态。 4. 词人彩笔摛文锦,玉女罗衣唾绣茸
【注释】 1.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2. 几阵横:几声横过天际的雁鸣。 3. 落落:孤独的样子。 4. 紫塞:指边塞,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5. 图南:比喻有所作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王眉叟,但诗中没有直接明写,而从他寄给友人的信里得知:眉叟“自少孤苦,与弟相依”,这次是和弟弟一起出外求学的。因此,诗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首联描写了雁群在长空自由飞翔的情景
【注释】 呼鹰:呼唤猎鹰。台:指高高的山冈或楼阁。挥羽:指挥动弓箭。立秋风:立于秋天的风中。一饱:形容尽情地吃喝,引申为尽情地游乐或纵情地享受。鸦啼:乌鸦鸣叫。夕照:傍晚的阳光。红:形容晚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临高台之际,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之作。首句“当日”二字承上启下,既点出了时间,也表明了心情;第二句写登高远望,鹰击长空,气势磅礴;第三四句则写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西山晋柏 当日旌阳种此株,千年霜雪不曾枯。 叶惊蛟泣秋江雨,干作龙拿夜目珠。 定有丹培资地脉,许容藤附入山图。 不知诸葛祠前树,得似仙坛一样无。 注释: - 西山晋柏:指在西山上的一棵古柏树,晋是指西晋,这里泛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 当日旌阳种此株:当年旌阳种下这棵树,旌阳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善于种树,这里的旌阳指的就是他。 - 千年霜雪不曾枯:经历了千年的霜雪,却依然没有枯死
【注释】 ①度关人己远:渡过关口的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②倚剑夜初分:在夜里倚着剑,分不清天与地的界限,形容深夜不寐。 ③我亦待清曙:我也等待天明。 ④前村多白云:前方村庄上空多是白云。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夜晚听到鸡叫后,起身倚剑而坐的情景。诗人通过写自己夜不能寐、倚剑而坐、等待天明等动作和内心体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 闻鸡 度关人己远
注释: 内乱都已平定,国家外患也消除了。看到明皇在月宫中的身影如此清晰明亮。如果能习惯走上月宫之路,何必还要驾临蜀地呢? 赏析: 此诗是赛音平章为唐玄宗题《明皇游月宫图》所作的赋。诗人首先描绘了开元盛世的太平景象,接着表达了对唐玄宗能像明皇一样游月宫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注释: - 吊李时杰:对李时杰的哀悼。 - 忠殁谁称叔又贤:忠诚死去了,谁能称赞他为叔父同时又是圣人呢。 - 属官随母入幽燕:跟随他的下属官员也随着他的母亲进入了幽燕。 - 将门气概终无忝:将门家族的气质最终没有玷污。 - 诗笔英华早已传:诗歌才华已经传播开来。 - 广不封侯知有分:郭子仪不被封侯,但他知道自己有份量。 - 贺悲短命却同年:贺拔岳悲叹自己的短命,却与他们同年(指元朝建立)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