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
【注释】 石湖: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奁(lián):镜子,这里比喻湖面。 空青:指石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小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诗人游石湖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之中石湖景色图,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三、四句,点明“石湖”这一特定对象,并表明作者不须再为石湖添彩,而是以空青作画图。最后一句既表明了作者对石湖的喜爱
【注释】 丹丘:即丹山,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常在丹山居住。此处以“丹丘”代指隐者居处。 竹窗:用竹子做成的窗户。闻:听见。幽鸟:幽静的鸟声。 深巷绝无车马喧:深深的小巷里没有车马的声音。 多病:身体多病。马卿:《新唐书·艺文志》载:“司马相如作《长门赋》而沉江。”此句言自己有才华却不得施展。不遇:没有得到重用。 归田:隐居田园。陶令:东汉末年隐士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五柳先生。自忘言
【注释】: 古树怪石,因题而作。 译文 夜游西园渚,初日光炯炯。 徙倚岩石下,爱此林中影。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月光的照耀下,来到西园渚游玩,欣赏着月色。“夜游”二字,点明时间,也表明了诗人的兴致。接着又描写了诗人看到的景象:在皎洁的月光照射下,树木苍翠,怪石嶙峋,一片幽静、清雅之景。诗人在这优美的夜色中,情不自禁地写下诗句:“古木怪石因题”。 后两句,写诗人移步至岸边的岩石之下
注释: 1. 园林:指的是一个庭院或者公园。夏雨,夏天的雨水,这里指在炎热的夏天下雨。歇:停止的意思。 2. 旭日:初升的太阳,阳光明媚。照苍苔:阳光照在青苔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3. 谁见:是谁看到。竹亭:竹林中的小亭子,通常用竹子建造,所以叫做竹亭。里:内部。 4. 孤坐:独自坐着。兴悠哉:兴致盎然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日景色
【注释】: 吴松江水似清湘:指吴淞江的水色如同湘江一样清澈。烟雨孤篷道路长:指船在风雨中行驶,四周笼罩着蒙蒙的细雨和迷蒙的烟雾,茫茫一片,看不到岸边的路。写出无声断肠句:意思是在船上吟诗作画,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鹧鸪啼处竹苍苍:鹧鸪鸟的叫声在竹丛中回响,使人感到一种凄婉的悲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前两句描绘出江南春雨中的景色,为后两句抒情作了铺垫
偶成 紫燕低飞不动尘,黄鹂娇小未胜春。 东风绿遍门前草,暮雨寒烟愁杀人。 注释: 紫燕:即燕子,常在屋梁上筑巢,春天来临时,它们常常在屋檐下飞翔或栖息。 低:指姿态低垂。 未胜:不如。 东风:春风。 绿遍:使草木茂盛。 门:指诗人的家门。 寒烟:冷而湿润的雾气。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五言绝句。首二句写燕子和黄鹂的美丽可爱,但它们的美却不足以与春天相提并论;三、四句写春天的到来
【诗句解释】 1. 阖闾城外皆秋水:阖闾是春秋时吴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苏州市。这里的“城外”指的是吴城的外部,即郊外。"秋水"指的是秋天的江水,这里可能是指苏州河。 2. 斜日维舟方醉眠: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傍晚时分,乘坐着小船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地游玩,直到夕阳西下,天色已经变得有些暗淡,他才靠在船头,沉沉入睡。 3. 携手故人惊梦里: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旧友重逢的场景。诗人醒来后
【注释】 桐烟墨法后松烟,妙赏坡翁已久传。 ——桐烟:指用桐木制作的烟墨,松烟:指以松木烧制的烟熏墨,墨法:指书法技巧,后:以后,坡翁:指苏轼,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他擅长书法,尤善行书。 麋角胶清莹玄玉,龙文刀利淬寒泉。 ——麋角胶:用麋鹿的角制成的胶,清莹:指清澈透明,玄:黑色,这里指墨色。龙文刀:指刻有龙纹的刀具,淬:淬火,使刀更锋利。寒泉:冷泉水,这里指砚水。 山廨唯珍白鹅帖
春日送别余秀才 翼翼高帆开远天,绿波芳草随烟绵。 春林风雨集忧思,茅屋琴书移昼眠。 文采由来庾信少,草圣近夸张旭颠。 百年聚散如落叶,行客居人谁可怜。 注释: 翼翼:高耸的样子。 文采:指文学才华。 庾信: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大臣、文学家,以才情著称。 草圣:指书法技艺高超。 夸张旭颠:指书法艺术中的夸张与颠狂。旭颠,古代对书法艺术的一种称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送别诗
注释: 春江独钓图:春天的江洲,菰菜绿油油的,江水似乎空虚。眺望高山,我吟诗作赋,但意不在钓鱼,而在于垂钓高远之志。 译文: 绿色的菰菜一片郁郁葱葱,江水仿佛是空荡荡的。我望着远方的高山,吟诵诗句,但我的目的并不在于捕鱼,而是想通过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菰蒋"指的是一种生长在江边的植物,"望山以高咏"表示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抒发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