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注释】 玉堂:指翰林院。学士:原注:“国子监生员,称学士。”叶内相:指叶绍翁。内相:官名,宋初置,为枢密使、三司使的别称。八首:八次韵诗。首次其韵:指叶绍翁和曾宏父的诗作都以“游吴兴”为题。太守:指作者。亦和:也和了一首诗。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同游吴兴,并有感而作之作。 第一句“有怀玉堂前学士”。玉堂是翰林院的代称。前一句是说诗人怀念从前在翰林中任职的那些学士
【注释】 嗟哉:唉,感叹词。谷口孙:春秋时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后以“谷口”指代孙武的家。句法:这里指诗的语言风格。何摧藏,即何摧藏抑。摧:摧毁。藏:隐藏。 骨冷归九原:语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山高水深,恐畏无所发”。又:“太子及宾客知事不就,皆自悔不听轲,曰:‘轲诚能无反乎!’……遂发卒百余人,持铁甲,卫轲于燕市。轲见其客有庸建交者,与之言曰:‘吾闻燕赵多慷慨之士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 (1) 谢家溪亭花锁碎,尚忆故岁春未阑:这是一首和诗。谢家溪亭是谢灵运的别墅,花锁碎,即谢家溪亭里的花朵已被打落成碎片。诗人想起自己过去在谢家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春天,花儿盛开,色彩鲜艳如锦绣,如今已是冬天了,谢家的花瓣已被打落一地。“忆”是回忆的意思,“故岁”就是从前的一年
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拾遗作欢喜口号十二首 注释:刘豫是宋朝的奸臣,他勾结金朝入侵宋朝。这首诗写的是皇帝亲自率领大军去讨伐刘豫,最后成功地打败了敌人。 将相佥谋互往来,一时肝胆绝嫌猜。 注释:将领和士兵共同商量对策,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猜忌和疑虑。 颇闻追骑三方出,不遣淮壖疋马回。 注释:我听说敌军已经出动了三路兵马进攻,但我没有让他们在淮南地区自由行动
注释:曾宏父将要游览吴兴(今属浙江湖州),给我看那首诗,我也即兴写了一首。 太守也和了我的诗。我们三个人都是文人雅士,所以一起写下了这首《和叶内相八咏》的诗篇。 我读这首诗时,感到老来的文字已经难以入妙,抽思轧轧如同干涸的泉源,无法顺畅地流出。 从君敢于做入社客,正担心像锅碗瓢盆相互哭泣般地煎熬着自己。赏析: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喜爱之情
注释: 曾宏父将游吴兴示所和叶内相八首次其韵太守亦和故并及之 曾宏父将要游览吴兴,给我展示他的诗作,我用这首诗回答他。 并山微径自曲折,野人种花无数蹊。 并州的小路弯弯曲曲,野外的行人种着无数的花草。 太傅风流犹可想,楼船皓齿合招携。 太傅的风采依然可以让人怀念,豪华的楼船和美丽的牙齿应该被人们带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驾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
【注释】 曾宏父:指曾几。吴兴:地名,今属浙江湖州。叶内相:指叶梦得。叶梦得曾任枢密院事、知扬州、浙西安抚大使等职。八首:指《奉赠曾内相》八首,为曾巩与叶梦得酬唱之作。太守:指作者自己。亦和:也和诗。“官闲”句:意谓官任闲散,也来开怀一笑,适逢春日晴和。理楫:整理船桨。此句意为趁这个春日晴朗的日子,整理好船桨,准备乘船出游。追吟:吟咏。伯宏父:指曾巩。伯洪父:曾巩号洪父。侯喜:指叶梦得,字少蕴
闻亲征一首 十万貔貅同日出,君王英武古无双。 而今将士争豪甚,为报胡儿莫觑江。 注释: 闻:听说 貔貅: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此处指勇猛的军队 英武:英勇威武 争豪:争夺英雄豪杰的称号 为报:报答 胡儿:对匈奴或西域人的称呼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全诗通过描绘十万貔貅大军同日出征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的将领的赞美和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英勇杀敌
次韵赵端直贻何子楚卜居山间二绝句 《后堂弹丝娇不止,知有性灵双婢子。歌词自制清如水,却怪惊尘暗中起。》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一首诗作。 首句“后堂弹丝娇不止”,意思是说,在华丽的后堂中,女声婉转地弹奏着丝弦乐器,歌声缠绵不绝。这里的“后堂”是指女子居住的地方,也暗指女子的身份地位。而“弹丝”则是一种乐器,通常用于弹奏弦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即在一个华丽的环境中,一个女子正在弹奏一种乐器
【注释】 曾宏父将游吴兴示所和叶内相八首次其韵太守亦和故并及之:曾宏父将去游览吴兴,出示了一首七言律诗给我看,我也作了一首,让叶内相也写一首。 蘋洲:长满浮萍的沙洲。 景物:风光景色。 恼客:惹人心烦。 无赖山色:惹人烦闷的山色。 短棹:小船。 系烟雨:在烟雨中停泊下来。 水南头:靠近水边的地方。 【赏析】 这是诗人为同僚曾宏父游吴兴所作的一首诗,曾宏父将游吴兴,出示了一首七言律诗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