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喜孙淳夫王通远见过 林下移茵避午晴,溪头跋马辨人声。 解襟相对有野意,浊酒一壶还细倾。 日影留连缘北至,麦黄深浅入西成。 草烟犊路频来往,便可山田事耦耕。 注释: 喜孙淳夫王通远见过:高兴见到孙淳夫和王通远。 林下移茵避午晴:在树荫下移动席子躲避中午的阳光。茵(yīn)是一种垫席。 溪头跋马辨人声:走到溪边,骑马辨认行人的声音。 解襟相对有野意,浊酒一壶还细倾:解开衣襟相对坐着,有野外的感觉
留仲生,即留梦炎(1090—1168),字元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抗金名臣。绍兴二十五年(1155)进士及第,历任中书舍人、吏部尚书兼侍读等职。隆兴二年(1164)任右相,次年罢相,以资政殿学士知建康府。乾道元年(1165)起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后因与赵鼎意见分歧,被劾落职。 这首诗是留梦炎被贬谪到广东潮州时写的。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被贬的原因
暮抵常熟止翁秋允斋与陶改之夜话 满山青翠半城烟,旧客来停日暮船。 还向高斋展长簟,顿惊小友入中年。 存亡虚忆风过牖,身世难凭雨暗天。 蜡烛有花如解笑,杯中兴亦减于前。 注释: 1. 暮抵:傍晚到达。 2. 常熟: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3. 止翁:即“张止翁”,诗人的朋友。 4. 秋允斋:诗人的朋友的住所。 5. 还向:回到。 6. 高斋:指高堂(大屋)或书斋。 7. 顿惊:猛然间感到。
调南村 怜君久客去留难,幕燕樯乌强自安。 出苦舟车天积雨,衣空纱縠夏多寒。 人情公叔堪成论,仙路淮王未就丹。 犹有金门诗酒伴,却从流落奉清欢。 注释: 1. 南村: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2. 怜君:怜爱这个人。 3. 幕燕樯乌:形容船只上的燕子和乌鸦在船上栖息。 4. 出苦舟车:形容旅途中的辛苦。 5. 天积雨、夏多寒:天气阴沉,夏季寒冷。 6. 公叔: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及写作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背景、诗词手法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此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并分析赏析,这是诗歌鉴赏的基础题型。考生首先要明确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回忆往昔与陆耔宜一起饮酒赏月的旧日欢乐生活来抒发感慨。首联写诗人怀念昔日与陆耔宜在西庄赏月流连忘返之情景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三日维舟楚水滨,重城出入剧酸辛。 注释:在楚水的岸边停留了三天,进出城门的经历充满了酸楚和辛酸。 译文:我在楚水之滨停留了三天,每天进出这座重城都充满了痛苦和辛酸。 2. 乍过衢陌疑前路,几历门庭失故人。 注释:刚刚走过繁忙的街道和小巷,我怀疑前面的道路;几次经过家门庭院,都失去了老朋友。 译文:我刚从繁忙的街道和小巷走过,心中疑惑是否前方的路会再次变得坎坷难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全诗如下: 吴中多见故人 南来问旧屡潸然,剩喜交游此地偏。 须鬓苍黄惊雪后,觥筹明白聚灯前。 不愁落日还闻笛,肯向空江却棹船。 得结渔庵傍临顿,捞虾乞米拟终年。 注释: - 吴中多见故人:在吴中见到老朋友。 - 南来问旧屡潸然:向南归来询问老朋友的情况,多次感到悲伤。 - 剩喜交游此地偏:虽然知道这里的朋友不多,但仍然喜欢在这里结交朋友。 - 须鬓苍黄惊雪后
中秋细雨夜泛虎邱 微风和雨袅轻舟 仙侣相将耐夜游 澹泊月光浑向曙 凄迷灯火更宜秋 缘溪越舫喧残醉 夹岸秦箫倚妙讴 为问西成充羡否 吴中自古不知愁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联: - “微风和雨袅轻舟”:描述了微风和雨共同作用,轻轻摇曳着一艘小舟。 - 仙侣相将耐夜游:描绘了一对神仙般的伴侣在夜晚一同游览的情景。 第二联: - “澹泊月光浑向曙”:淡泊的月光直到天明。 - 凄迷灯火更宜秋
即事 竹里幽禽弄曙声,短衣携杖绕篱行。 荷钱贴水田田散,榴火烘枝的的明。 案上鹅溪憎迫促,门间狗窦罢逢迎。 园林未是陶家物,莫遣蓬蒿满径生。 注释: 1. 竹里幽禽弄曙声:在竹林深处的幽深之处,有鸟儿在啼鸣。 2. 短衣携杖绕篱行:穿着短衣服,手拿拐杖,绕着篱笆行走。 3. 荷钱贴水田田散:荷叶上的水珠像散落的金钱一样,点缀着水面。 4. 榴火烘枝的的明:石榴花的火红如同燃烧的火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默写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微雨登吴船赠内”要求默写出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