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 颜庄: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即目:放眼。 溪水弯环:溪水环绕曲折,如人弯弯曲曲地走来走去。落雪痕:指溪水边长满的青苔。 乱山高下尽当门:形容远处山峰高低起伏,参差不齐,好像都挤在溪流的水口前。 䌫(xiān):竹器,盛物或供坐卧之用。这里指小舟。 江南:泛指江南一带。黄叶村:秋天树叶变黄了,是深秋时节。 【译文】 溪水蜿蜒曲折,像人一样弯弯曲曲地走来走去,留下那被雪覆盖的青苔痕迹
首先给出诗句,然后附上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并赏分评何所似,天台连接赤城霞。 - 译文:一同欣赏评价,如何比拟,天台与赤城相连接。 - 关键词注释: - 并赏:一同欣赏。 - 分评:评价。 - 何所似:如何比拟。 - 天台:天柱山,此处指代名胜地标。 - 赤城霞:赤城山,此处指代名胜地标。 2. 诗句:辋川漫著裴居士,相国元来大作家。 - 译文:辋川遍布着裴姓的诗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结合题目和诗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注意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文章标题等,这样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第一句“有以诗卷见遗者自题曰江南某戏成绝句”的意思是:有人把这首诗作为信物留给我,自己题上名字,说这是江南人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第二句“黄金白雪本岐途”,意思是说黄金白雪本是两条岔路
【注释】 是夕:这晚。 泊胥江:停船在胥江边。 茶灶:旧时用以煮水沏茶的灶火。茶,古代用炭火煎水烹茶,称“茶”。 馀温:余下的热气。 未休:没有停止。 全家已到水西头:全家已经来到胥江的西面。 水西头:指地名。 关情地:引起人情感的地方。 盘桓:留连;徘徊不前。 去却: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傍晚停舟于胥江,看到家人已经到胥江西面,感到无限欣慰和喜悦的心情
【注释】 遥寄:远地寄去。程远:指诗人的友人,字远。江宁:今南京市区,为六朝古都。松枝:松树的枝条。道林:竹林。蕉萃:香蕉。韩陵石:即“韩昌黎碑”。韩愈曾作《平淮西碑》,刻于河南韩城县韩陵山(在韩城县东北),因称韩陵石。雨苔烟草:春雨过后,草木上生长出青苔。 【赏析】 此诗是写友人远去,怀念之情。 首句点明地点,交代了友人去向;第二句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情景;第三句写出友人远行,思念之情
东君剧戏唤春回,贩弄群花处处开。 一种风吹偶先后,却教山杏妒江梅。 注释译文: - “东君”,指春天的化身,诗人借以形容春风。 - “剧戏”,指春天的到来如同戏剧般引人入胜。 - “贩弄”,意为随意摆弄,此处指春风轻拂着万物。 - “群花”,指众多盛开的花朵。 - “吹”,“后”,这里表示一种顺序或时间上的对比。 - “山杏”,与江梅相比,山杏显得相对含蓄、内敛。 赏析:
【注释】: ①飞絮:柳絮、杨花等。落泥涂:落在泥土上。 ②化:变成。流萍:浮在水面的荷叶。水一隅:水中一角。 ③矜(jīn):怜悯,同情。覆载:包容。本根无:指万物之根源不存在。 【赏析】: 《有感二绝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诗。这是其一。这组诗写春末夏初的景象,以“飞絮”、“流萍”喻人世,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意境清新,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生动,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1. 五日登州守:作者在登州任上。 2. 千秋海市诗:指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蛟龙留胜迹:留下美好的传说和遗迹。 4. 雨雪满荒祠:大雪覆盖了荒芜的祠堂。 5. 才觉乾坤尽:才觉得天地之间已经没有尽头。 6. 名将日垂:像名将一样垂名后世。 7. 丹青馀想像:用丹青来描绘想象中的景象。 8. 漂泊识须眉:到处流浪,认识了很多的人
【注释】 仲生:指诗人之弟。又:再;又一日。九日:重阳节,古人认为这个日子阳气最盛,故有登高饮宴的习俗。适:恰逢。清池:清澈的水塘。遥映:远远地映射。酒杯空:杯子是空的,指没有人同饮。佳节:美好的节日。知我:了解我,知道我。无与语:没有可谈的人。独坐:一个人坐着。月明中:月光照耀之中。不堪:不能忍受,形容心情沉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过后,作者的弟弟又来到他的身边,两人一起饮酒赏月
【注释】 栽檍:植檍,种植樟树。 幽岩远去㔉云移:幽深的山峦中,树木挺拔高耸,仿佛与白云相移。 为爱兰芬与雪姿:因为喜欢兰花芬芳和雪般的美丽。 莫向官园争物色:不要在官家园林中争夺花木。 深山始有万年枝:只有在深山才有那生长万年的古樟。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樟树的诗。樟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其树干扭曲高大,枝叶葱茏繁茂,自古以来就有“香樟”之称。樟树四季常绿,叶大荫浓,是庭院绿化的优良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