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 大苏:苏轼,字子瞻(yán),号东坡。苏东坡曾于杭州建六榕阁精舍,后改称六通精舍,故称此诗为过六榕精舍。 钟鱼发妙音:钟鱼即佛铃之鱼,佛教法器名,发出美妙的声音。 花药引深室:花药指佛教供品,如鲜花、水果等。引深室意为引导到更深一层的禅房或静室。 卧疾:因病卧床休息。 【赏析】 苏轼在杭州所建六通精舍,是当时有名的寺院,寺内建筑宏伟,景色优美,有“西湖十景”中的“六和听涛”之称
注释: - 登楼窥元冬,满目尽江海。登上楼台眺望元朝的京城,只见眼前是无边无际的江河和海洋。 - 三城飒雄风,五岭凝寒彩。三座雄伟的城池在风中摇曳,五岭山脉上凝聚着寒冷的色彩。 - 高天如可扪,短日复谁待。高远的天空仿佛可以触摸,短暂的太阳又等待谁来观赏? - 太息越王台,乾坤尔空在。我不禁感叹地叹息着越王台的废墟,天地间只剩下这一片空旷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元朝京城的描绘
【赏析】 兴宁县,即兴国县。宋时属南安军,今属福建省。梅溪,在兴国县西南。小舟,小船。三尺艇,指小船而言。冱寒时,寒冬腊月。岁暮江山合,一年将尽,江山浑然一色。岁暮,一年的末了,泛指年底。游人有所之,游子归去也。相待,等待。返照,傍晚的阳光。水参差,水波不齐。揽辔亭前路,握着马缰站在亭子前的路上。澄清,清澈明白。付与谁,交给谁,指归去的人。 兴宁县登小舟,乘船游览兴宁县。梅溪三尺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晚烟笼罩的惠州景色,以及诗人在夜晚怀念南村的情景。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晚阴泊惠州怀南村:傍晚时分,船只停泊在惠州,心中怀想南村的景致。 2. 高城结愁阴,我亦忆雪色:高耸的建筑群笼罩在愁云之中,我不禁想起那如雪般洁白的南村。 3. 寒烟断续生,晻暧鹤峰白:寒冷的烟雾时断时续地升起,将鹤峰(可能是惠州附近的一座山)染成了一片白色。 4.
望罗浮 昔游东海观蓬莱,宫阙晃朗金银开。 扶桑坠枝生夜梦,火轮飞破琉璃堆。 南纪群真羡奇丽,狡狯驱石鞭龙雷。 偷移左股置户牖,青天突起瑶石台。 飞云列坠引羲驭,欲与岱岳争风霾。 朱明洞中夜奏乐,瑶池半入流霞杯。 巨鳌伏罪坐失守,千年断骨森皑皑。 我是安期瓜枣使,泉源主者无嫌猜。 乍可老人赐颜色,敢向玉女通诙谐。 拟寻松径窥上界,凤凰去作高辛媒。 珍禽联翩迓贵要,洞天犹尔吾何哀。 神丹火冷灶土埋
南安即目 野烟半入岭烟横,柳飏轻风水泛晴。 异地看花误时节,春山有女即清明。 客心近北翻多感,况听吹箫日暮声。 注释: (1)南安:地名,在今福建泉州一带。 (2)即目:指眼前景致。 (3)野烟:指远处的烟雾。 (4)飏:飘动。 (5)风泛晴:风吹得天气晴朗。 (6)异地:他乡。 (7)客心:旅居在外的游子之心。 (8)近北:靠近北方。 (9)吹箫:吹奏箫管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炼字、内容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游碧落洞是这首诗的主题,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四句写景;中间八句写游洞所见景物及由此引起的联想;后六句写诗人的感受。“游”是诗眼,“游”即游览,游历,游览的意思。 开头四句写景。“乱峰”、“山幽”、“开天罅”,描写了碧落洞周围山峰高耸
潮州昌黎庙碑东坡手书者久亡后人摹刻者亦毁拗斋砻石要余书之因系以诗 注释:潮州,今广东省汕头市。昌黎庙,指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建的庙宇。 译文:潮州是韩公实际建造的地方,至今牛斗之间,光芒四溢,照耀着昌黎庙。 潮阳文物区,韩公实肇造。 至今牛斗间,光焰缠遗庙。 汤汤恶溪流,鳄尾不返掉。 峨峨笔架峰,嘉树留他耀。 庭阴映江空,碑势挟山峭。 苏公振雄词,言大而体要。 仰追申吕生,深契天人奥。 衣公云锦裳
注释:站在山顶远望,只见云雾缭绕,山峦叠嶂,海天一色,恍若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山巅远眺,只见云雾缭绕,山峦叠嶂,海天一色,宛如仙境,不禁感叹人间有此胜境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韶石:韶乐石 君不见虞庭始成韶乐时,两间干羽何参差。 我不曾看到舜帝开始演奏韶乐时的情景,那乐器之间的干羽如何参差不齐? 声容尽善地则陋,茅土未改陶唐遗。 音容之美达到了极致,但土地依旧简陋,没有改变陶唐氏的遗风。 六龙南巡恣游放,江山自献群灵驰。 六个龙车南巡,自由自在地游玩,江山也自行向神灵们奉献。